学术投稿

职业规划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初步探索

王莹;徐爽;陈欣如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师, 规范化培训, 职业规划
摘要: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工作已试点开展工作,加强培训过程中的职业规划对学员发展渐渐显示出重要性.本文分析了职业规划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现状,阐述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提出在当前试点工作中引入职业规划的对策和具体做法,为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以多种影像教学为基础的肿瘤放疗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疗医师的重要工作基础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但是目前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影像学技能基础差,影响实习医师的临床工作.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的医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相关知识较多,将增加了实习学生的学习难度.我们在肿瘤放疗的临床教学中发现,以多种影像学教学为基础的肿瘤放疗临床教学,促进了学生对肿瘤的精确诊断与临床分期,激发了实习学生的积极性,简化了教学难点,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张文陆;王言;王晓鹏;杨旭;崔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培训及发展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基地的学科建设情况及社区中心的建设现状和发展情况.方法 于2013年11月—2015年4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1家全科培训基地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家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中以城八区的医院为主,27家(占87.10%)有专职全科医疗科主任,14家(46.70%)的全科培训基地建立了全科医疗科并建有全科门诊,21家(75.00%)的医院有全科学科带头人,全科培训基地均有带教费发放,培训费来自卫生局及医院专项经费,11家(占35.50%)有自己的社区实践基地.结论 各个区县都已经意识到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全科医疗科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需进一步加强门诊建设,全科专科培训是今后全科医学的核心任务,为此应增加相关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全科人才加入全科师资队伍,从而为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创造条件.

    作者:王庆;冯妍;王以新;魏晓明;张佩雪;张淼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于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接收的小儿呼吸疾病患者中任选100例,盲选其中50例,施于常规治疗模式,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则辅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4.00%(47/50),对照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备极高治疗价值,能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作者:胡英;王锡燕;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性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分为奥氮平组(n=45)与喹硫平组(n=45),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与喹硫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与喹硫平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均可获得良好的改善效果,在不良反应方面未见明显差异,能够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刘珊;林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七氟醚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七氟醚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持续泵注,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七氟醚吸入,并观察两组患者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后的SBP、DBP、HR,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管活性药物去氧肾上腺素、乌拉地尔和阿托品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患者,予以七氟醚吸入的效果显著.

    作者:胡焕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住院医师培训椎管内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拟在住院医师培训椎管内麻醉教学中实行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方法 选取住院医师培训学员25名,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椎管内麻醉培训.首先由教师编制病例,提前交给学生,通过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尝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分为导出病案、学员讨论及汇报和教师总结等环节.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相对于讲授为基础的教学,学员对PBL教学法更为满意;认为PBL教学法对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培养临床思维,提高病史总结、甄别和诊断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和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学生愿意进行更多的PBL授课.结论 在住院医师培训椎管内麻醉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桂伶俐;吴鹏;高峰;张传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4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治疗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海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6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患儿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优良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肱骨髁上骨折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的骨折愈合,提高优良率,提升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orem自护理论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床单双号分为两组,即单号组与双号组,每组各47例.单号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双号组患者采用orem自护理论予以护理,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双号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76.1±5.1)分,护理满意度为97.9%,与单号组患者的(64.7±5.8)分、80.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海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与分析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变化和发生头疼、恶心、腹泻不良反应的情况,并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发生头疼、恶心和腹泻的不良反应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46%,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可明显降低BNP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王文俊;纪亚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超声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解剖标志定位组,统计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置管机械并发症、28 d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机械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0,P=0.035);28 d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P=0.602).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超声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置管困难患者及初学者的首选.

    作者:孟玉兰;单新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支气管镜麻醉效果的对比

    目的 在支气管镜麻醉期间分别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对比麻醉效果.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应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将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相关数值.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延长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低血压、注射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镜麻醉期间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可促使患者血压更加平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麻醉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易发生恶心和呕吐.

    作者:杨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BL教学模式在非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优势及补充方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大量非超声专业的住陪医生,在短期内掌握较为系统全面的超声理论知识,并且规范的书写超声报告,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尝试应用国内外倡导的PBL教学模式,探索该方法在非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相应的补充办法.力争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相对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基础理论、较高的临床技能,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所从事专业常见疾病诊治工作的临床医师.

    作者:韩东刚;李苗;余珊珊;姜珏;乞艳华;金鑫;周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降纤酶与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降纤酶和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脑内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均34例患者.对比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降纤酶治疗,观察期用药一致,均连续用药14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I)等指标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有所改善,实验组改善幅度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3%,对比组为70.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凝血和纤溶机制,提升溶栓效果,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静;于纪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结肠息肉的病理改变与ICD编码探讨

    目的 分析结肠息肉的病理组织形态,探讨此类疾病的ICD编码,提高准确性.方法 在某医院的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中,检索某科室主要诊断为结肠息肉且同时病理诊断为腺瘤的病案,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分类要求及编码规则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息肉的3种病理形态编码易出现失误的原因是:编码人员自身素质、医生书写诊断的习惯.结论 提高结肠息肉编码的准确性,编码员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仔细阅读病案、病理结果,明确病变部位,按照病理形态学正确编码,主动与临床医生、病理医生沟通,设立学科编码员、加强质控是有效途径.

    作者:李品林;周愿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对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共70例,进行计算机随机分组,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72.36±4.16)分、(70.12±3.52)分、(69.56±3.87)分、(75.56±3.81)分,均较对照组高,其SAS评分(24.53±1.42)分、SDS评分(26.39±1.08)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9.96±5.76)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疱疹疗效观察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12例单纯性疱疹患者结合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156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156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口炎散+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5 d内治愈率80.77%(126/156)、7 d内治愈率100%(156/156);对照组患者5 d内治愈率10.25%(46/156)、7 d内治愈率67.95%(106/15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疱疹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孙景涛;车秋芬;孙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七氟烷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n=30)与应用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n=30)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1 d、2 d POCD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期低血压3例,心动过缓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恢复期低血压7例,心动过缓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开胸术后患者,采用七氟烷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可使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率降低,且更具安全性.

    作者:邱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甲状腺手术中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芬太尼组、盐酸羟考酮组以及联合组,每组各40例,其中芬太尼组患者给予芬太尼2μg/kg,盐酸羟考酮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1 mg/kg,联合组患者给予0.2 mg/kg盐酸羟考酮联合2 mg/kg丙泊酚予以全麻诱导处理.结果 三组患者入室基础值(T0)、喉镜暴露前(T1)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管插管即刻后(T2)以及插管后1 min(T3)盐酸羟考酮组以及联合组优于芬太尼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与T0时刻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心率和BIS均下降,T2时刻与T1时刻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心率和BIS均上升.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能够发挥有效的全麻作用.

    作者:宋福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探析

    目的 研究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血凝试验检测的168例患者的结果,分析影响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试验人员操作不当、试验材料及仪器监管不力、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血凝试验是临床检验中较为常规的基础检验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应根据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对应的改善对策.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