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息肉的病理改变与ICD编码探讨

李品林;周愿才

关键词:结肠息肉, 腺瘤, 病理, ICD-10编码
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息肉的病理组织形态,探讨此类疾病的ICD编码,提高准确性.方法 在某医院的病案首页信息系统中,检索某科室主要诊断为结肠息肉且同时病理诊断为腺瘤的病案,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分类要求及编码规则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息肉的3种病理形态编码易出现失误的原因是:编码人员自身素质、医生书写诊断的习惯.结论 提高结肠息肉编码的准确性,编码员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仔细阅读病案、病理结果,明确病变部位,按照病理形态学正确编码,主动与临床医生、病理医生沟通,设立学科编码员、加强质控是有效途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中医熏眼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药熏眼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4例(168眼),实施数字标注法随机性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84眼),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常用药;观察组42例(84眼),针对干眼症中医学用药理念实施中药熏眼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眼症在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药学用药机理开展中药熏眼处理,其临床疗效良好,且用药方式的温和性,对眼部无损伤,用药安全性极高.

    作者:季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室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 分析脑室肿瘤的MRI影像特点,提高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表现.结果 不同脑室肿瘤的MRI表现有所不同,部分肿瘤具有某些特征性的表现.而大多数肿瘤具有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特征.如脑膜瘤及中枢神经细胞瘤常见于中年人,而室管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瘤则好发于儿童.脑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而室管膜瘤则好发于第四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则好发于侧脑室前角.结论 MRI影像学表现结合肿瘤的发病年龄及部位等可以提高脑室肿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蓝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75%乙醇消毒加药口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75%乙醇消毒加药口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100个西林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个;对照组采用复合碘擦拭法消毒,观察组采用75%乙醇消毒液喷雾法消毒;对比两组消毒效果.结果 经消毒后,两组菌落培养结果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消毒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消毒后,两组合格率均为100.00%;观察组操作时间和待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75%乙醇喷雾法消毒与复合碘擦拭法消毒具有相近的效果,但可显著缩短操作时间及待干时间.

    作者:惠云芳;晁青;张亚婷;张晓霞;姜媛媛;马雪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6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患儿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优良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肱骨髁上骨折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的骨折愈合,提高优良率,提升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分析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手段,将纳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穴位敷贴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实施中医健康教育以及加用表里经脉配穴法实施穴位敷贴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85%(29/35),组间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

    作者:韩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噪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拟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插入气管导管后,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对照组则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PAED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ACU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韦泽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两种术式下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残留率3.0%、不良反应发生率9.1%,低于对照组的15.6%、43.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9.1%,妊娠率为45.5%,均优于对照组的12.5%、43.8%,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肌瘤清除率高,安全性良好.

    作者:赵雪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10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差异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程度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患者(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0.5±6.7)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亦有良好效果.

    作者:武桂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在分娩室的应用体会

    目的 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在分娩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实验组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剖宫产、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在剖宫产、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室中对产妇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可显著提升助产质量,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陈敏;王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培训及发展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基地的学科建设情况及社区中心的建设现状和发展情况.方法 于2013年11月—2015年4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1家全科培训基地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家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中以城八区的医院为主,27家(占87.10%)有专职全科医疗科主任,14家(46.70%)的全科培训基地建立了全科医疗科并建有全科门诊,21家(75.00%)的医院有全科学科带头人,全科培训基地均有带教费发放,培训费来自卫生局及医院专项经费,11家(占35.50%)有自己的社区实践基地.结论 各个区县都已经意识到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全科医疗科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需进一步加强门诊建设,全科专科培训是今后全科医学的核心任务,为此应增加相关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全科人才加入全科师资队伍,从而为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创造条件.

    作者:王庆;冯妍;王以新;魏晓明;张佩雪;张淼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47例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得原发灶经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癌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行全脑放疗Dt30~40 Gy,1.8~2.0 GY/F,5 F/W,再针对残留病灶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Dt20~30 Gy,2~3 GY/F,3~5 F/W.放疗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47例中,CR 2例(4.26%),PR 32例(68.08%),SD 10例(21.28%),PD 3例(6.38%),有效率72.34%;生存质量:显效14例(29.78%),有效27例(57.45%),无效6例(12.77%),总有效率87.23%.毒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脑水肿和骨髓抑制.结论 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转移癌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金松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评估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在对照组组基础上,采用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儿,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shworth痉挛评分低于对照组,Peabody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师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索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钻孔血肿清除术,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性别、年龄、GCS评分、术后引流、外伤史、血小板、高血压等对复发率的影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血凝块或絮状物组对复发率的影响高于无血凝块或絮状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糖尿病和血凝块或絮状物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分析发现,糖尿病和血凝块或絮状物对是否复发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冲洗液中有血凝及絮状物是术后复发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虽在单因素分析中无意义,但日常生活中也必须进行密切监测,减少术后血肿复发可能性.

    作者:薄克燚;国泉;姜宗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62.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的治疗,本次研究采取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

    作者:曲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英美医患沟通教育模式对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启示

    英美医患沟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体系较为成熟,课程设置灵活,教材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借鉴英美的医患沟通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首先应加强对医患沟通教育的认识,把医患沟通作为独立一节引入执业医师考核,同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加大教师培训和投入,加强教材建设.

    作者:王莹;王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orem自护理论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床单双号分为两组,即单号组与双号组,每组各47例.单号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双号组患者采用orem自护理论予以护理,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双号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76.1±5.1)分,护理满意度为97.9%,与单号组患者的(64.7±5.8)分、80.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海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82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成员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为正相关(r=0.594,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白贺莹;杨威;刘睿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分析蒙、西医治疗12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

    目的 针对120例我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收集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对其疾病特征、诊断方式与治疗效果作出分析,以期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 患儿均有皮肤紫癜,21.67%(26/120)伴消化道症状,28.33%(34/120)伴关节肿痛,同时1例首发腹痛症状的患儿误诊是急腹症.本组患儿肾脏受损达39.17%(47/120),存在不同程度肾损害,病程迁延,1例患儿肾脏损害达2年,且红细胞>5/HP.结论 在皮肤紫癜出现前发生腹痛容易造成误诊,肾脏损害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预后存在极为明显的影响,临床务须针对这2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白领柱;陈沙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培训住院医师熟练掌握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的教学经验

    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中得到重新审视,尤其是超声影像辅助的兴起,使区域麻醉得到了进一步广泛应用.熟练掌握区域阻滞麻醉操作技术也是麻醉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围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的要求,针对超声教学中的特点难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为快速提高住院医师熟练掌握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麻醉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敬;高燕凤;朱宇麟;关正;严军;王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胫骨平台功能恢复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疼痛程度、屈伸能力等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68%(38/41),对照组70.73%(29/4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改善胫骨平台功能术后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栾西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