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在分娩室的应用体会

陈敏;王晓莉

关键词:一对一, 全程陪产, 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 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在分娩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实验组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剖宫产、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在剖宫产、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室中对产妇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可显著提升助产质量,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47例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得原发灶经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癌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先行全脑放疗Dt30~40 Gy,1.8~2.0 GY/F,5 F/W,再针对残留病灶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Dt20~30 Gy,2~3 GY/F,3~5 F/W.放疗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47例中,CR 2例(4.26%),PR 32例(68.08%),SD 10例(21.28%),PD 3例(6.38%),有效率72.34%;生存质量:显效14例(29.78%),有效27例(57.45%),无效6例(12.77%),总有效率87.23%.毒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脑水肿和骨髓抑制.结论 全脑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转移癌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金松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orem自护理论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床单双号分为两组,即单号组与双号组,每组各47例.单号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双号组患者采用orem自护理论予以护理,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双号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76.1±5.1)分,护理满意度为97.9%,与单号组患者的(64.7±5.8)分、80.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海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86例小儿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向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互动健康教育.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骨折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功能完全恢复率96.7%,家属对骨折相关知识掌握率90.7%,护理满意度93.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骨折患者提供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患儿的恐惧、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贾笑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英美医患沟通教育模式对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启示

    英美医患沟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体系较为成熟,课程设置灵活,教材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借鉴英美的医患沟通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首先应加强对医患沟通教育的认识,把医患沟通作为独立一节引入执业医师考核,同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加大教师培训和投入,加强教材建设.

    作者:王莹;王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X线钙化评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X线钙化评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567例CK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生化指标诊断其CKD分期,以X线诊断其腹主动脉钙化情况.结果 567例患者中,X线检测血管钙化情况与患者CKD分期呈正相关,具有高度相关性(r=0.999);且CKD分期越高,其重度钙化所占比例越大,5期重度钙化可达50%以上.结论 X线对CK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临床上对于CKD患者应及早重视其血管钙化情况,避免心脏不良事件等的发生.

    作者:孙阳;李吉玲;卢永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前对医患关系的正确认识及改善医患关系的探索

    在分析了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医学生步入临床实习阶段在医患关系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加强医患关系的措施和对策,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有效的建议.

    作者:何平;张蓓茹;宋轻雷;云扬;李德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噪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拟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插入气管导管后,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对照组则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PAED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ACU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韦泽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术后镇痛护理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术后镇痛护理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镇痛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依从性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度83.3%,高于对照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2.9%,高于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为其提供有效术后镇痛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镇痛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方法展开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状况展开随访调查,并对所调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 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患者伴随出院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用药依从率下降现象,出院2个月的用药依从率为85.00%,出院6个月的用药依从率为66.70%,出院10个月的用药依从率为36.70%,各个时间段的依从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状况进行分析能针对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各个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患者在出院后能依然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

    作者:金昌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6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患儿或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优良率为94.1%,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肱骨髁上骨折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的骨折愈合,提高优良率,提升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超声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解剖标志定位组,统计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置管机械并发症、28 d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机械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0,P=0.035);28 d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P=0.602).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超声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置管困难患者及初学者的首选.

    作者:孟玉兰;单新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七氟醚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七氟醚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持续泵注,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七氟醚吸入,并观察两组患者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后的SBP、DBP、HR,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管活性药物去氧肾上腺素、乌拉地尔和阿托品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维持麻醉的患者,予以七氟醚吸入的效果显著.

    作者:胡焕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于腰椎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于腰椎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来我院行腰椎手术的患者25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排尿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尿潴留发生情况仅10例,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1%,高于对照组(84.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腰椎病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功能,能够显著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提升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秀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血压患者用药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以便指导合理使用抗压药.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方案、使用情况及相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者35例,用药依从率为85.71%(30/35),并发症率为8.57%(3/35).使用多种抗压药物联合用药者85例,依从率为67.06%(57/85),出现并发症率为28.24%(24/85);患者在单片复方制剂的用药依从性高于联合用药(χ2=4.328,P=0.037),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联合用药者(χ2=3.195,P=0.048).结论 患者对单片复方制剂方案治疗的依从性较高,且并发症率较低.

    作者:耿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对策探析

    目的 研究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血凝试验检测的168例患者的结果,分析影响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试验人员操作不当、试验材料及仪器监管不力、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血凝试验是临床检验中较为常规的基础检验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应根据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对应的改善对策.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

    目的 探讨传统正畸方法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上中切牙凸距差为(4.02±1.24)mm,上中切牙倾角为(27.63±4.25)°,磨牙移位为(3.42±0.46)mm,上齿槽座角为(-1.85±0.76)°,下齿槽座角为(1.36±0.44)°,尖牙间宽度为(1.72±0.83)mm,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效果确切,临床指标能够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显著降低.

    作者:徐先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培训及发展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基地的学科建设情况及社区中心的建设现状和发展情况.方法 于2013年11月—2015年4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1家全科培训基地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家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中以城八区的医院为主,27家(占87.10%)有专职全科医疗科主任,14家(46.70%)的全科培训基地建立了全科医疗科并建有全科门诊,21家(75.00%)的医院有全科学科带头人,全科培训基地均有带教费发放,培训费来自卫生局及医院专项经费,11家(占35.50%)有自己的社区实践基地.结论 各个区县都已经意识到全科医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全科医疗科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需进一步加强门诊建设,全科专科培训是今后全科医学的核心任务,为此应增加相关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全科人才加入全科师资队伍,从而为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师创造条件.

    作者:王庆;冯妍;王以新;魏晓明;张佩雪;张淼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花红碧;曹晓刚;许世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妊娠的诊断价值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监测对早期卵巢妊娠的检出情况与胚胎结局的观察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160例患者,其中正常妊娠40例列为正常妊娠A组,卵巢妊娠40例列为卵巢妊娠A组,用TVCDS监测;另选正常妊娠40例列为正常妊娠B组,卵巢妊娠40例列为卵巢妊娠B组,用人绒膜促性腺激素 β 亚单位(β-HCG)检查.结果 正常妊娠B组检测出正常妊娠为39例(97.5%),卵巢妊娠B组检测出卵巢妊娠为31例(77.5%);正常妊娠A组检测出正常妊娠40例(100.00%),卵巢妊娠A组检测出卵巢妊娠39例(97.5%),卵巢妊娠A组的检出率高于卵巢妊娠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妊娠B组检出率为77.5%(31例),漏诊率10.0%(4例);误诊率为12.5%(5例);卵巢妊娠A组检出率为97.5%(39例),漏诊率0%;误诊率为2.5%(1例),两组在卵巢妊娠检出率、漏诊率和误诊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角卵巢妊娠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12日—2016年3月19日收治的60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取超声进行脂肪肝检查,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所有体检者中检出723例为脂肪肝,检出率为11.99%,其中男性脂肪肝患者例数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年龄小于女性患者,P<0.05;190例为轻度,422例为中度,111例为重度,以轻中度居多,P<0.05.结论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采取超声对脂肪肝进行诊断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为轻中度脂肪肝,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对于合并高血脂人群较易发病.

    作者:庞小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