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胜兰;方冬香;谭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通过低流量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R、RR、PaCO2、PaO2变化.结果 通过治疗,所有患者的HR、RR、PaCO2均有所下降,PaO2有所升高,而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时要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死亡率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时玲燕;刘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护士随机分配患者床位,单号床位患者进入实验组,双号床位患者进入对照组.实验组行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对照组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切联合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治愈率高、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余显畅;钟雄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我科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牙体牙髓病学实习教学并进行了课后随机问卷调查,通过有效问卷获得了来自听课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望对牙体牙髓病学实习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刘亚楠;王丽丽;王家凤;张颖丽;刘霞;孙宏晨;李祥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循证医学的理念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刻影响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的发展要求临床医生,尤其是专科医生,应该具备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因此循证医学教育在专科医生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循证医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寻找佳证据解决临床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循证医学教育应有目的 的分阶段进行,从循证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到循证医学过程的实践.本文以心血管专科为例,结合我科的教学实践,介绍并探讨专科医生培养中循证医学的教育理念、实施步骤、方法和问题以及循证医学教育的意义.
作者:项飞;陈鑫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宫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6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服用奥硝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服用,比较两组总疗效及病情复发.结果 联合组的总疗效为95.83%,高于常规组的70.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22.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充分提高药效且有效控制病情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李宜萍;吕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血液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2例出现CRBSI的PICC置管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开展循证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9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导管正常留置.另外3例因出现间断性体温上升而拔管,依照药敏实验结果 ,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达到正常水平,血培养结果 正常.结论 对于血液病PICC置管者,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CRBSI发生,改善患者治疗结果 ,促进疾病转归,提升生活品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和痰热清注射液在急性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组接受头孢曲松钠和痰热清注射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热与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高于对照组的68.6%,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和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丁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主干支经皮结扎术,术后进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药方内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28例,有效2例;对照组中,治愈20例,有效6例,无效4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敏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骨科创伤感染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VSD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7.00±9.68)d,对照组为(22.24±15.43)d,观察组治愈所花费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中应用VSD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治愈进程.
作者:丁春劲;崔海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及效果.结果 实验组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 将我院护理人员241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个时期,即分层管理实施前(2014年5月—2015年5月)与分层管理实施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较:分层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值均优于分层管理实施前(P<0.05).结论 将分层管理措施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其能够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值得应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急性右室心梗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每组各30例;另外选取40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扩容治疗,期间对照组不监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组监测中心静脉压水平,其中A组患者保持中心静脉压水平为6~12 cmH2O,B组患者为13~19 cmH2O,C组患者为20~26 cmH2O;比较患者的死亡情况、肺水肿发生情况及中心静脉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C组患者的肺水肿发生率为36.7%,高于A组患者的6.7%和B组患者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单纯心梗与非单纯心梗患者治疗36 h、48 h后的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过程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水平,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其中保持中心静脉压为13~19 cmH2O范围内可取得佳疗效.
作者:包智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新进73位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护士入院后均开展继续教育,即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进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观察年轻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及业务考核的合格率.结果 全部年轻护士试用期考核均合格.试用期1年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务考核的的优秀率分别为82.2%、78.1%和80.8%,试用期后1~2年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业务考核的优秀率分别为87.3%、81.7%和84.5%.结论 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切实可行,可促进继续教育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并提高年轻护士继续教育成果.
作者:余爱云;黄六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分析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均通过干预后,对组间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月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0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结果 、患儿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气、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法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李德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方法 选择我中心检验科2015年3月21日—2016年3月21日检查的1030名受检对象,分析并统计为受检对象检查中出现检验失误的例数,并分析引发失误的原因与阶段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案.结果 1030名受检对象共检验1850次,其中406例检验失误,占据百分比为39.42%,分析出现失误的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采集样本、处理样本、检验设备使用不当.结论 分析对医学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控制因素较多,有关部门应加强控制各个检验阶段的力度,利于将检验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作者:曹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对妇科术后腹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于2016年2—8月收治的80例术后腹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以及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0%vs.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能够提高妇科术后腹胀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罗洁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110例患者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同时对其诊断结果 给予记录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检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心脏病诊断当中采取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异常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时临床诊断阳性率也相对比较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董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以教师为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神经内科系统体格检查教学的应用.方法 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中先对8名教师随机抽取4人培训成为SP,再把32名实习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名学生(每个教师带教4个学生).观察组采用教师作为标准化病人,教师需讲授体格检查要点并模拟标准化病人让学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体格检查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并让学生两两随机配对互相体格检查.结果 经授课后,观察组在体格检查考核成绩(笔试+操作)优于对照组.两组成绩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欢迎以教师为标准化病人.结论 以教师为SP的教学形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实习生迅速掌握体格检查的各项细节,明显提高了神经内科实习生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教学质量.
作者:谢海庭;申伟;李忠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10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正畸治疗,实验组正畸基础上加口腔修复,对比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两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先天性缺牙患者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
作者:卢成焱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