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荣;程琦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 及康复训练指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指导,探讨其实施效果.结果 术后(18.5±4.7)d患者可拄双拐自行行走,无严重并发症,疼痛改善,畸形被有效矫正,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术后随访3~7个月,优良率为93.3%.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配合系统性护理干预与康复训练指导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实施超声技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5年12月—2017年5月门诊治疗的32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Ⅰ组)纳入研究,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对比本组治疗前后的淋巴结纵、横径,并与同期32例健康体检小儿(Ⅱ组)的超声诊断资料作比较评估.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的横径、纵径均明显增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纵横比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的横径、纵径均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技术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性好,能够作为诊断及鉴别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一种辅助检查技术.
作者:严建荣;金建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脑室内出血并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内镜组和传统组,传统组采用脑室体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血肿的方法,而内镜组则采用额入法或者枕入法使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分别对比两组病例的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肿清除情况、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脑积水率、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结果 内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以及第3天的血肿消除高于传统组,同时术后出现脑积水以及颅内感染的现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随访,内镜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传统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比较,内镜组的死亡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刘祥璐;盛罗平;陈雪林;顾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案.方法 以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118例确诊为鼻窦炎且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与术后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进行术前与术后合理的干预,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仅有3例患者出现感染,占2.54%.术后随访调查发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相对较低,仅有5例患者出现复发,占4.23%.结论 对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治疗效果得以保证,因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唤;任珂;李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孕妇在妊娠早、中、晚期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探讨甲状腺功能检测在妊娠期间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25例孕妇的不同孕期以采用化学发光仪测定TSH、TT3、TT4、FT3、FT4水平.结果 不同孕期的妇女TSH、TT3、TT4、FT3、FT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T3和FT4随着早中晚期的变化血液中含量下降(P<0.05);T3和T4在中期和晚期妇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在早期和晚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SH在不同孕期妇女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各孕期甲状腺功能指标作为临床用药调整的参考依据,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张志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率,保证住院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将2015年本科室所有住院给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所有住院给药患者作为实验组,2015年采用常规方法对给药质量持续改进进行管理,2016年应用PDCA循环对给药质量持续改进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给药差错率高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6年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低于2015年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P<0.05).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降低住院患者的给药差错发生率,可有效提高药物治疗质量,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作者:曾丽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与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息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60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532例对照组患者TG、TC、LDL-C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息肉组高脂血症发生率及TG、T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腺瘤性息肉组仅TC水平高于非腺瘤性息肉组(P<0.05);进展性腺瘤组TC水平高于非进展性腺瘤组(P<0.05).结论 高脂血症可能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高TC血症可能与病理类型较差的息肉有关.
作者:李璐蓉;倪金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5分评分法在儿童甲状腺结节性质判定中的准确性.方法 对62例儿童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3个结节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 为标准,回顾性分析儿童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1~5分各分值点的分布特点.结果在儿童患者中,良性结节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中主要分布在1分和2分;恶性结节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中主要分布在4分和5分.在评分为1、2、4、5这4个分值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评分值为3时,更倾向于良性结节的判定.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儿童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当评分值为3分时,更倾向良性结节,但由于良恶性结节弹性系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故当分值为3分时,不能轻易判定为良性,需结合常规超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缓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抽签化分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CO2(38.48±3.21)mmHg、PaO2(99.65±5.12)mmHg、FEV1/FVC(83.52±3.15)%、FEV1(98.46±1.23)%、总有效率(98.00%)、哮喘持续时间(2.74±1.22)min/次、哮喘发作次数(1.23±0.57)次/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老年哮喘患者实施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刘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牵引、按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运用双盲法将58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按摩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联合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白小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PBL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6年级护理专业学生10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依据教学模式的差异性均分两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的50名学生为参照组,采用PBL教学法的50名学生为研究组,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比对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教学后,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对两组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研究组96.0%,高于参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护理教学中予以PBL教学法,护生的教学质量可以有所提升,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作者:姜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益气健脾方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8)及对照组(n=58),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益气健脾方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免疫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A、IgM、IgG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健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可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析.方法 对8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应用抑郁自量表(SDS)、焦虑自量表(SAS)、匹茨堡睡眠质量评估表(PSQI)测评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及PSQI三项评分均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开展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董红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 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3月—2017年5月需清洗的120件管腔器械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0件.参照组不做任何预清洗,直接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中清洗.研究组给予手工清洗,对两组管腔器械清洗合格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管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7%,高于参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应用手工清洗的效果非常好,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
作者:黄陆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ICU多发伤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45例多发伤伴发肺部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了解肺部感染具体原因及临床治疗对策.结果 45例患者肺部感染原因涉及:创伤/原发伤后急救、误吸、侵入性操作、手术干预及治疗、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治疗后,抢救无效死亡7例,好转出院38例.结论 临床经回顾性分析且了解ICU多发伤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后,对具体原因展开治疗,如原发伤治疗、早期气管切开、呼吸辅助支持、呼吸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均可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作者:段俊斐;何永辉;罗欣民;王松官;郑金国;夏维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术前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化分组,两组各20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术前心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72小时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95.00%、满意率100.00%;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干预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俞丽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问题式教学法(PBL)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92例护理专业学生,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PBL教学法,n=46)与对照组(常规教学法,n=46).对比教学质量.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分别为97.8%、73.9%,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践考试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效果理想.
作者:王春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析对其以醒脑静,纳洛酮展开治疗后的救治体会.方法 对我院救治的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组以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进行抢救;选择我院在此之前救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以纳洛酮展开抢救.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展开对比.结果 治疗组抢救成功率95.00%(19/2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3.08%(19/26).治疗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对其进行醒脑静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抢救成功率相对较高,.
作者:高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闭合撬拨复位配合克氏针穿刺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共70例,35例观察组均采用闭合撬拨复位配合克氏针穿刺固定的手术方法,35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后的局部功能:观察组35例中,优23例,良有10例,可2例,优良率94.29%.对照组患者35例中,优20例,良好7例,可8例,优良率77.14%,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撬拨复位配合克氏针穿刺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峰;韩玉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持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加强风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尤为重要,风湿科疾病多为疑难杂症,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也增加了诊断难度.风湿科的系统培训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良好的诊断思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议采用多方位结合的方式,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其次,规培医师的临床教学在风湿科重点应该是鉴别诊断和诊断思路的训练,后,通过多元化结合及美国住院医师培训为我们风湿科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提出新的见解.
作者:李荣滨;齐凯;王文华;朱辉;宋健;魏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