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PICC技术规范化临床实践培训的实施和效果分析

林琴;林颖;康玉兰

关键词:新生儿PICC, 临床实践, 教学方案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新生儿PICC技术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培训成效.方法 制定新生儿PICC技术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案,并对全省14名学员进行为期3周的全脱产规范化培训,后通过临床理论技能考核和问卷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通过新生儿PICC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封闭式的培训,全体学员通过理论及技能考核,顺利取得结业证书,教学方案得到全体学员的好评.结论 采用我院新生儿PICC技术临床实践教学方案进行培训,既能够帮助学员掌握技能取得结业证书,也能够得到学员的普遍认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中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中采用前者行全身麻醉以及行全身麻醉+脊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8例,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探究麻醉后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清醒时间为(8.9±4.6)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3.3±1.6)min短于全麻组,且术后疼痛评分较低,术后躁动人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中予以全身麻醉+脊椎硬膜外麻醉方式,其麻醉的效果显著,能缩短患者清醒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且术后出现躁动的病例较少.

    作者:陈裕兵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跟骨骨折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X线及CT诊断跟骨骨折的相关问题.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X线以及CT诊断扫描.结果 全部患者中距下关节骨折患者32例,其中跟骨结节水平骨折占12例,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占8例,前突骨折占7例,载距突骨折占5例;距下关节内骨折患者48例,其中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占26例,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占22例.X线检查与CT诊断的准确率为76.25%,100%,其中X线检查出根骨结节水平骨折、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前突骨折、载距突骨折、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的准确率分别为75%,75%,71.43%,80%,84.62%,68.18%;CT诊断各类骨折均为100%.结论 X线及CT诊断跟骨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曾辉;胡付聪;陈金金;王振国;韦一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切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病患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分析具体结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较高,P<0.05,对照组病患牵拉阑尾时心率降低,相较于手术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麻醉平面更高,P<0.05;两组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阑尾切除术者,以腰硬联合麻醉法处理,阻滞平面更高,临床效果好,安全性强,镇痛以及肌松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张振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全麻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全麻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3年1月—2017年7月行腹部手术患者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两组患者苏醒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睁眼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躁动发生率为5.13%,无谵妄发生,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33.33%,谵妄发生率为12.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可有效缩短麻醉后苏醒进程,也能减少苏醒期躁动、谵妄发生,提高苏醒质量.

    作者:高钦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方法 于2014年10月—2017年7月,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组在发病72 h内实施手术,延迟组在发病72 h后实施手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延迟组,早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其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尽量在发病后72 h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减少中转开腹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健;李加洲;吴先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脂血症与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与不同病理类型的结直肠息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60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和532例对照组患者TG、TC、LDL-C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息肉组高脂血症发生率及TG、T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腺瘤性息肉组仅TC水平高于非腺瘤性息肉组(P<0.05);进展性腺瘤组TC水平高于非进展性腺瘤组(P<0.05).结论 高脂血症可能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高TC血症可能与病理类型较差的息肉有关.

    作者:李璐蓉;倪金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分析2%碱性戊二醛与邻苯二甲醛在消化内镜消毒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2%碱性戊二醛与邻苯二甲醛在消化内镜消毒中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且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100例检查后的内镜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内镜使用时间的先后次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0例)与研究组(n=50例),分别给予2%碱性戊二醛消毒、邻苯二甲醛消毒;仔细观察及比较分析两组消毒后的综合效果,即两组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包括致病菌生长及菌落数),消毒时间,以及消化内镜的工作效能(包括平均预约时间、消毒总量).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毒时间(4.32±0.36)分钟与对照组消毒时间(10.53±0.39)分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预约时间为(8.92±3.11)d以及每日平均消毒总量为(117.21±7.12)条,与对照组平均预约时间(17.24±3.42)d以及每日平均消毒总量(71.39±8.34)条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消毒中应用邻苯二甲醛的综合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消毒时间及每日消毒总量,缩短消化内镜检查预约时间,而且消毒及格率均高.

    作者:丁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频彩超与超声造影在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及超声造影在诊断乳腺恶性肿块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检查,随后给予超声造影检查,后采用病理确诊,观察其超声形态学特征.结果 良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28例;恶性诊断准确率为89.29%,良性诊断准确率为95.65%.结论 高频彩超及超声造影应用于乳腺恶性肿块诊断中均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而恶性肿块超声形态学对其肿块性质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舒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的方法研究

    目的 探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 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3月—2017年5月需清洗的120件管腔器械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0件.参照组不做任何预清洗,直接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中清洗.研究组给予手工清洗,对两组管腔器械清洗合格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管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7%,高于参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应用手工清洗的效果非常好,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

    作者:黄陆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食管癌术老年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神经损伤标志物影响

    目的 分析胸腔镜食管癌术时老年患者用右美托咪定对其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胸腔镜食管癌术老年患者,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将适量生理盐水泵入静脉,研究组使用右美托咪定泵入静脉,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损伤标志物影响作分析,评估其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血清S100β、NSE水平在A2、A3时明显比A1时上升,血清TNF-α、1L-1β水平在A2、A3、A4时也达到上升.在MMSE评分上,A3、A4和A1比较也明显降低,而上述结果在组间比较中研究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食管癌术对老年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让患者血清TNF-α、1L-1β、S100β、NSE水平降低,并能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降低问题.

    作者:杨思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采用医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 MPa,吸氧时间60 min,每日1次,12天为一个疗程;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仅使用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4天.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45%和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21.21%及53.5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常立军;张晓霞;张晓红;裴美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基于视频互动的远程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研究

    目的 观察基于网络视频互动的远程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电话随访指导,实验组给予患者基于网络视频互动的远程家庭康复治疗.于入组时和治疗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指标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亦有提高,实验组患者的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网络视频互动的远程家庭康复模式对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作用显著,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家庭康复诊疗模式.

    作者:高修明;夏媛;郭琳;项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接收的63例实习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其课前准备时间长于对照组,主动发言次数多于对照组,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4.19%,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普外科教学,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学满意度高.

    作者:傅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者给予奥曲肽进行治疗,研究组25例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血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疾病好转.结论 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张怀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分析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并研究心脏彩超对于冠心病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128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于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观察组的ST-T改变阳性率更高,为86.72%(111/128);对照组为4.69%(6/128),两组研究对象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心脏彩超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和诊断意义.

    作者:邢俊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纤颤的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讨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纤颤的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4例,将同时患有心房纤颤的37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将只患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37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24小时和14天的NISS评分和90天后的良好预后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溶栓后NISS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NISS评分明优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90天后的良好预后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静脉溶栓治疗法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孙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黑头粉刺痣1例及文献复习

    患者,青年男性,15岁,1岁左右家长发现其右侧躯干部出现几个皮色针尖大小丘疹,随年龄增长而渐增多、增大,随着青春期发育,丘疹顶端出现白色角质栓,逐渐变成黑头粉刺样丘疹.近1年以来发现右前臂有一小肿物,逐渐增大.无明显瘙痒、疼痛等不适,无破溃,未予相关治疗.皮肤镜表现符合黑头粉刺痣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诊断为黑头粉刺痣.

    作者:赵正娟;潘英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 给予急性胰腺炎常规护理、妊娠期护理、产后护理、心理护理、恢复期给予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结果 对10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供精心、细致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金枝;陆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脑室内出血并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内镜组和传统组,传统组采用脑室体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溶解血肿的方法,而内镜组则采用额入法或者枕入法使用神经内镜清除脑室内血肿,分别对比两组病例的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肿清除情况、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脑积水率、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结果 内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以及第3天的血肿消除高于传统组,同时术后出现脑积水以及颅内感染的现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随访,内镜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传统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比较,内镜组的死亡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出血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刘祥璐;盛罗平;陈雪林;顾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机械辅助排痰预防肺炎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机械辅助排痰对预防肺炎的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89年1月—2016年11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篇,共93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机械排痰组)471例,肺炎发生率10.40%,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63例,肺炎发生率24.41%.Meta分析发现两组间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43,95%可信区间(0.31,0.58),P<0.01].结论 机械辅助排痰可降低肺炎发生率.

    作者:李瑾;罗远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