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及糖类抗原CA125的检测结果分析

万发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糖类抗原CA125, 应用价值, 预后情况
摘要:目的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糖类抗原CA125联合检测,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中包括16例心功能II级患者,21例心功能III级患者,21例心功能IV级患者,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糖类抗原CA125联合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通过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糖类抗原CA125联合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也有显著的检测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精准理念下指导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治疗肝肿瘤效果观察

    目的 精准理念引导下腹腔镜手术对于右肝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7月100例右肝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右肝肿瘤患者均分为开腹手术组和精准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采取开腹手术方式进行右半肝切除,而精准腹腔镜组在精准理念引导下通过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右半肝切除.分析2组右肝肿瘤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率.结果 精准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和手术总出血量长/多于开腹手术组,但在切口长度、标本肿瘤具体切缘、胃肠道总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都比开腹手术组要好,P<0.05.结论 精准理念引导下腹腔镜手术在右肝肿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比较好,并发症率低.

    作者:郑泰;窦顺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带袢钢板用于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本文主要探析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之中应用带袢钢板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带袢钢板应用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治疗的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53例)进行研究,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使用X线片进行带袢钢板距离锁骨远端距离、锁骨袢钢板中点至锁骨远端长度术后半年复位的丢失量,应用CONSTANT肩关节进行评分了解功能状况.结果 53例患者接受了带袢钢板治疗获得良好复位,术后3天、6个月及平均丢失喙锁距离分别为(28.39±4.13)mm、(29.72±4.19) mm、(1.31±1.13)mm.锁骨袢钢板固定点、锁骨外援相对距离为(0.22±0.03)mm,CONSTANT的肩关节评分在术前和术后分别(30.67±6.19)分、(91.05±5.20)分,将术前和术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采用带袢钢板进行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能够减少术后复位丢失.

    作者:曾庆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多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实验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8周;检测两组患者TG、TC、HDL-C、LDL-C、Framingham危险评分及血压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TG、TC、LDL-C水平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比对照组低,而HDL-C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结合多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通过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基于JCI评审标准下的病案首页质量持续改进

    PDCA循环理论作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科学程序,是循环的、持续改进的过程.应用PDCA循环,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制定一系列工作计划和管理措施,严格按计划执行,定期检查,后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与改进,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病案首页中手术及操作项目填写完整率是反映病案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通过应用PDCA循环,病案首页手术及操作项目填写完整率有了显著提高,病案质量达到目标值并维持稳定,显著提高了病案管理质量.

    作者:孟楠;蒋歆昶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在医学教育之中临床教学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确保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教学基地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不断地强化临床教学管理与基地建设,才可以真正地改善医学教学质量.为此,需要结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强化教学基地建设,才可以更好的为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在文中,从医院基本情况出发,从多个方面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就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几点经验进行介绍,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借鉴,促进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郭翠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浅析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已是国家层面调控的重要项目之一.然而,从现状分析而可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教育的占比并不高,其规范性、系统性显然存在较大的缺漏.这就要求各住培基地医院要进一步强化住院医师的人文教育,指导其正确进行职业定位,树立优良的医德,尊重生命,心系患者,进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王强;吴美清;秦乐运;张学忠;腾和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研究新生儿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生新生儿68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对比有无感染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情况,有差异项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对新生儿感染预防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所选研究对象共纳入68例新生儿,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患儿23例,占33.82%.新生儿有无院内感染在体质量、胎龄、日龄、羊水污染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体质量、胎龄、日龄、羊水污染均是引起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进行提前预防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徐国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芍药汤加减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18例

    目的 观察以芍药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后对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芍药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8水平,以2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与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间及组内Mayo评分及血清TNF-α、IL-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服用芍药汤加减方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及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文远;吴燕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综合疗法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7月—2017年3月慢性宫颈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微波疗法,观察组给予综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分别经临床有效施治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疗法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索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微创全瓷修复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与微创全瓷修复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前牙缺陷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全瓷修复,研究组采用微创全瓷修复.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修复体美学的满意度及修复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切端缺损、牙间隙患者修复满意度评分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成功率96.55%,高于对照组82.76%(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修复技术,微创全瓷修复具有更理想的前牙缺陷美学修复效果.

    作者:张李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ERCP干预时机探讨及预后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疾病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ERCP技术的干预时机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所接诊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从发病到接受ERCP治疗时间高于24小时,研究组从发病到接受ERCP治疗时间低于24小时.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需要早期给予其ERCP治疗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促进预后效果.

    作者:曹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三维重建技术在肺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初步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胸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7年制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中,对比胸部X线片、胸部CT及三维影像结果,讲解肺部肿瘤的表现,并参观具体手术过程.结果学生通过三维重建了解了肺部的解剖结构及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能够更加快速的理解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操作技巧.结论 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胸外科临床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肺肿瘤方面优势较大.

    作者:张晋;孙良璋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辖区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骨密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值下降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施用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骨密度提高,减轻骨质疏松情况.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肾病综合征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病学的重要内容,包含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等一大类疾病,要求实习医学生在掌握其临床表现的同时还需掌握病理、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故教学难度较大.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存在理论与临床脱节、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缺点,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临床实习后依然无法掌握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条新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PBL)和以案例为基础(CBL)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克服了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实践和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作者:杨世峰;路万虹;解立怡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检测

    目的 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脑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 参照Mamarou方法制作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在损伤脑组织中的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弥漫性脑损伤后3 h皮层细胞Caspase-3表达增高,72 h达高峰,持续高表达至7 d.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在损伤后3 h增加,24~72 h为高峰期.结论 弥漫性脑损伤后皮层Caspase-3表达增高,细胞凋亡率增高,细胞凋亡参与了脑损伤后的继发病理损害过程.

    作者:李金星;赵海梅;张方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TTF-1、Napsin A、CK7、P63和CK5/6在肺癌活检组织学分型诊断的价值

    目的 分析在肺癌活检的组织学分型诊断中应用CK5/6、TTF-1、P63、Napsin A以及CK7的价值.方法 选在我院进行支气管镜检与肺穿刺活检患者200例,其中195例患者为原发性肺癌,5例患者为转移性腺癌,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AC患者中,TTF-1、NapsinA、CK7占比明显要比SCC、SCLC占比大,经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C患者中P63、CK5/6占比明显要比AC、SCLC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CC患者中CK7、CK5/6占比明显要比SCLC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活检的组织学分型诊断中联合应用CK5/6、TTF-1、P63、Napsin A以及CK7,能够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曹丽芳;何春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间歇性与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间歇性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黄疸患儿67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n=34)选用持续性方案蓝光照射治疗,而研究组(n=33)则予以间歇性蓝光照射,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疗效96.97%,对照组为94.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胆红素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12.12%,低于对照组的44.12%.结论 两种蓝光照射方案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当,但间歇照射治疗不良反应几率更低,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苏祥菊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认知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干预对减轻颅脑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120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6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认知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且干预组对围术期干预的满意度是98.44%,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结论 对于颅脑肿瘤患者,于围手术期展开认知心理干预可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

    作者:王素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医学应对及促进术后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在手术前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医学应对护理、手术后进行促进康复护理,分析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术前医学应对和术后恢复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术前医学应对,并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减短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彬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门诊长期静脉输液者血管的选择和保护方法的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过程中一种非常见的护理方法,特别是对门诊护理来说,更是一种较普遍的护理技术,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如果经常通过输液进行治疗,可能对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大程度地保护血管,这是医学护理学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意义.

    作者:梅建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