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心得体会

朱家宏;王周清;安乐;罗详冲

关键词:胸腔镜, 肺段切除, 早期肺癌, 体会
摘要:目的 总结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引流时间、VAS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创伤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成人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医学成人教育对于我国医学生提高文化知识、保证医学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在职医务人员进行学历提升的快速渠道中的一种.但目前医学成人教育机构存在办学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致使不能有效促进医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达到丰富知识的目标.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现下医学成人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影响医学成人教育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后再采取相应措施,对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转变办学理念,从而提升医学成人教育质量有积极作用.

    作者:钱怡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2.73%(51/55),高于对照组的72.73%(40/5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早期儿童保健对婴幼儿身体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儿童保健对婴幼儿身体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幼保健中心178例早期保健干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一般保健,观察组实施早期综合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两组婴幼儿智力发育、身体发育及体格发育增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头围、体质量及身长发育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对照组同期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幼儿干预6月后体格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早期保健对婴幼儿实施干预,可增强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

    作者:张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5%,高于对照组的60.6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福金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施临床中药合理用药应对策略前处方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应对策略后处方为观察组,每组各124张处方.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应对策略.结果 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65%,低于对照组的3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临床中药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应严格控制用量及用法、注意中西联合药物的合理性、正确炮制、坚持辨证论治原则等,提高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殷湘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细节干预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干预措施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1—12月实施细节干预措施前作为对照;将2016年1—12月实施细节干预措施后作为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后的护理质量、包装质量、回收及时性、工作态度及供给及时性评分分别为(9.12±1.05)分,(8.97±1.08)分,(8.89±1.63)分,(9.21±1.37)分和(9.02±1.26)分,均优于实施前的(6.21±1.11)分,(5.96±1.34)分,(5.48±1.17)分,(6.74±1.46)分和(6.03±1.2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细节干预,可以使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全德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55例患者.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及心率等指标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血气中pH各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可使治疗效果提高,改善患肺功能各指标.

    作者:彭华丽;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入我院消化科治疗的3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宗丽敏;周红艳;顾明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32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2月—2015年2月应用实施护理标识前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实施护理标识后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工作各抽检36次,比较两组的工作质量、工作人员的理论成绩及实践能力.结果 观察组灭菌、洗涤、发放及包装工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成绩和实践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不但提高了工作质量,而且促进了工作人员的理论成绩及实践能力.

    作者:周秀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感染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细节护理组(n=250)和常规护理组(n=250).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差错事故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细节护理组患者的感染率为0.8%(2/250),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0%(10/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护理组漏发药、发错药、打错针、操作错误、医嘱处理错误、护理记录书写错误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92.0%(230/25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4.4%(18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常规护理高,更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及护士的漏发药、发错药、打错针、操作错误、医嘱处理错误、护理记录书写错误几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白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心理干预措施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干预措施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苑文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及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与医学的完美结合形成了数字医学这一崭新学科.3D打印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在口腔义齿制作领域,3D打印技术实现义齿制作的自动化生产,效率高,耗材少,成本低,改变了传统制造模式;在口腔临床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以独有优势,实现了口腔医疗个性化及便捷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数字口腔医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义齿制作行业、口腔临床的应用情况及3D打印技术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对策.

    作者:郭艳玲;王琳;蒲小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与护理,促进其康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4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分析,针对其心理特点给予系统性的心理护理,提高治疗效果.结果 老年患者经过心理护理,消除了恐惧感、失落感,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人体进入老年后,通常会因生理功能发生功能性衰减而导致老年病多发,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现代医疗护理观念下,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实施有效心理护理,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能够缓解和疏导患者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于促进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优化其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功能.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腹腔镜探查术在急腹症中的诊治应用(附6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在外科急腹症诊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探查及手术治疗的62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15 min,平均为(64.3±3.7)min.无中转开腹.62例患者术中均放置腹腔引流管(穿孔灶旁引流管、盆腔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5天内拔除.住院时间4~12天,平均为(7.1±0.5)d,操作孔感染病例1例,予以换药1周后好转,无肠管、输尿管损伤及肠瘘发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用于诊断急腹症可行、安全、有效.

    作者:梁承友;周亦;殷宏毅;蒋昊;艾外尔;王海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流浪精神病合并艾滋病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了解我国目前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医院在救治时的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和文献调研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和应对策略.结果 不正常和复杂的性行为关系,身体抵抗力弱,生活环境恶劣和社会对该群体的歧视使得流浪精神病患者成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结论 医院在对该群体的救治过程中要做好艾滋病的筛查和卫生工作,制定好艾滋病患者护理防治的预案,并加强好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预防培训.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肾移植患者术后健康行为的研究现状

    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积极行动.随着全球性与区域性健康促进战略的全面制定与实施,越来越受到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国内对于肾移植患者术后自我健康行为的研究甚少.大部分健康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方面.健康行为的特点,是个人在生活中为维持或促进健康所做的行为.肾移植患者的健康行为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健康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自我监测、压力处理、保健行为等多个方面,文章就肾移植患者术后健康行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作者:韩旭;刘朝;冯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传统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利弊探讨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妇产科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临床见习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将其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5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问题教学法,将两组见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见习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阿曼古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新发房颤的临床治疗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新发房颤(AF)的临床特征,归纳转复情况与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4月我院确诊的AMI并发AF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心肌梗死位置和房颤发生率进行对比;参照房颤发生时间是否在1天内分为房颤早发亚组(24例)与房颤晚发亚组(26例),对入组患者采用胺碘酮等西药治疗.结果 入组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下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并房颤早发亚组中下壁心肌梗死率高于房颤晚发亚组(P<0.05);房颤晚发亚组中前壁心肌梗死率高于房颤早发亚组(P<0.05);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转复率较低,与无心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效果难以得到保障.结论 AMI并发AF患者中前壁心肌梗死所占比例大,应得到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楠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伐他汀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IMT为(0.714±0.020)mm,斑块面积为(0.805±0.085)cm2;参照组分别为(0.852±0.028)mm,斑块面积为(0.956±0.091)cm2;实验组的TC为(4.47±0.34)mmol/L,TG为(1.43±0.36)mmol/L,LDL-C为(2.53±0.44)mmol/L,HDL-C为(1.49±0.23)mmol/L;参照组相对应的指标依次为(5.92±0.40)mmol/L,(1.78±0.41)mmol/L,(3.94±0.41)mmol/L,(1.25±0.19)mmol/L;实验组各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

    作者:曲晓峰;张志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7月—2017年7月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肺表面活性蛋白、氧代谢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系统.

    作者:赵龙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