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移植患者术后健康行为的研究现状

韩旭;刘朝;冯佳

关键词:肾移植, 健康行为, 自我管理能力, 现状
摘要: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积极行动.随着全球性与区域性健康促进战略的全面制定与实施,越来越受到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国内对于肾移植患者术后自我健康行为的研究甚少.大部分健康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方面.健康行为的特点,是个人在生活中为维持或促进健康所做的行为.肾移植患者的健康行为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健康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服药、自我监测、压力处理、保健行为等多个方面,文章就肾移植患者术后健康行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各43例.开腹组应用开腹修补术治疗,腹腔镜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开腹组的总有效率为86.0%,腹腔镜组为97.7%,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应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大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伐他汀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CIMT为(0.714±0.020)mm,斑块面积为(0.805±0.085)cm2;参照组分别为(0.852±0.028)mm,斑块面积为(0.956±0.091)cm2;实验组的TC为(4.47±0.34)mmol/L,TG为(1.43±0.36)mmol/L,LDL-C为(2.53±0.44)mmol/L,HDL-C为(1.49±0.23)mmol/L;参照组相对应的指标依次为(5.92±0.40)mmol/L,(1.78±0.41)mmol/L,(3.94±0.41)mmol/L,(1.25±0.19)mmol/L;实验组各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

    作者:曲晓峰;张志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心理干预措施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干预措施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苑文珍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入我院消化科治疗的3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宗丽敏;周红艳;顾明协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小儿惊厥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研究小儿惊厥的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入的2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对比发生惊厥的小儿与未发生惊厥的小儿的一般资料的差异,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惊厥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中,37例新生儿发生惊厥,占14.23%;未发生惊厥有223例,占85.70%.惊厥和未惊厥新生儿在脑部感染、高热、癫痫、低钙、低钠、贫血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脑部感染、高热、癫痫、低钙、低钠、贫血情况均是小儿惊厥影响因素.结论 小儿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发生惊厥现象,应针对性给予相关预防措施,减少惊厥发生率.

    作者:赵青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中药保留灌肠预防及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进展

    放射性肠炎是接受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尚无药物预防及治疗的标准策略.中药保留灌肠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诸多优点,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单纯采用中药灌肠剂,或者中药灌肠剂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放射性肠炎均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见,中药灌肠剂在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地位,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形式多样,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但目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且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很少.

    作者:张慧敏;李振前;陈着;吴芬;杨梦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体表定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体表定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采用体表定位股骨近端防眩随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粗隆骨折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透视的条件下对股骨大粗隆、股骨干冠状位走行以及侧方走行作为参考定位用3条标记线进行标志.结果 本次试验的手术时间为65~12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00 ml,并且经过术后半年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9.5~12.0周,经过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达到了骨性愈合的标准,没有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颈以及退钉断钉的现象发生.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进行评分,优良率为9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采用体表定位技术可以有助于准确的置入股骨近端防眩随内针进行内固定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陈怀春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32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2月—2015年2月应用实施护理标识前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实施护理标识后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工作各抽检36次,比较两组的工作质量、工作人员的理论成绩及实践能力.结果 观察组灭菌、洗涤、发放及包装工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成绩和实践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不但提高了工作质量,而且促进了工作人员的理论成绩及实践能力.

    作者:周秀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体会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应用常规护理)与延续组(20例,应用延续护理).对比延续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延续组患者依从率(95.00%)相比常规组(60.00%)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出院半年自我护理能力评分[(120.24±2.61)分]、生活质量评分[(109.62±6.54)分]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采取延续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施临床中药合理用药应对策略前处方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应对策略后处方为观察组,每组各124张处方.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应对策略.结果 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65%,低于对照组的3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临床中药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应严格控制用量及用法、注意中西联合药物的合理性、正确炮制、坚持辨证论治原则等,提高中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殷湘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试论术后镇痛治疗在60例小儿骨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 对术后镇痛治疗在小儿骨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共60例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神经阻滞进行术后镇痛治疗,对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整体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阻滞运用到小儿骨科手术中能够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儿来说不易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齐建飞;党委;万世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妇科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务及时性、服务态度、管理规范性、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的SDS量表评分以及SA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妇科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

    作者:哈颖;欧阳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room)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广西医科大学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6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8名学生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18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的平均总分为(88.7±3.04)分,对照组为(81.9±2.01)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实践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联系临床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可行性强,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陈洁;黎乐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高职校《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CBL联合PBL教学法在高职校《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高职护理专业2014级3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对两组的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吴卓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CBCT影像数据库和CBL法在牙体牙髓病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CBCT影像数据库和CBL法在牙体牙髓病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利用MySQL系统建立数据库,收录典型的牙体牙髓病的CBCT影像资料.设计CBL教案,并在牙体牙髓病的影像学实验课教学中采用CBL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病例的影像分析.由学生登录CBCT影像数据库在线学习.通过理论考核和网络问卷调查,评价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均为优,能较全面的分析牙体牙髓病的影像学特征,并正确判断疾病类型.参与调查的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满意.结论 CBCT影像数据库及CBL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牙体牙髓影像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作者:吴大明;谢理哲;陆晓庆;周广超;孙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术前营养评估及宣教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评估及宣教对不同营养风险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拟行直肠癌根治术(保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RS2002评估情况及营养支持方案分为三组:低营养风险组40例,高营养风险观察组40例,高营养风险对照组40例,统计分析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营养风险对照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营养风险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短,高营养风险对照组恢复时间长,三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高营养风险观察组短,高营养风险对照组长,三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的白蛋白变化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营养风险观察组改善情况为明显.结论 以营养风险筛查为依据的强化营养护理支持治疗能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率,加快术后胃肠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韩聪;高搏;赵菲菲;殷美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ICU呼吸重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一次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一次撤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ICU呼吸重症患者撤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魏菲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55例患者.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及心率等指标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血气中pH各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可使治疗效果提高,改善患肺功能各指标.

    作者:彭华丽;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早期接触临床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接触临床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方式,然后进入医院实习1个月,实习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及各项技能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麻醉前访视、操作技能、常见问题处理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使学生更能适应麻醉工作.

    作者:包文朝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老年患者急性胃穿孔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胃穿孔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4.14±7.16)min,术后排气时间为(16.36±1.93)d,均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58.49±16.49)min与术后排气时间(21.35±2.57)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857,9.246;P=0.000,0.000).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肖桦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