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护理效果

尚美蓉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血液透析患者60例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先后次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结果 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CRBSI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血液透析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2011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统计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患者治愈53例,有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97.33%,并发症发生率6.67%,复发率2.67%.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鼻窦生理功能恢复,患者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沈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精准护理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精准护理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改进目前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的52例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感染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精细动态化护理的观察组总感染率为26.92%,低于对照组的42.3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16%,高于对照组的88.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准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对治愈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郑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综合护理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与评价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辅助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因脑卒中继发癫痫而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A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受试者在护理前后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情况以及对相关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在试验护理进行前,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相近(P>0.05),而在两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A组FM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B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A组(93.0%)高于B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有所改善,并且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普通护理,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昊;王明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护理临床带教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来我院实习的护生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入我院实习的先后顺序,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实习的41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11月实习的3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以及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教学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教学模式效果明显显著,护生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接受度更高,能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张萍;张淑敏;杨山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金刚烷胺对多巴丝肼诱发的运动障碍持续时间的影响

    目的 评估金刚烷胺对多巴丝肼诱发的运动障碍(LID)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纳入40例稳定多巴丝肼治疗合并运动障碍的帕金森病(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原来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刚烷胺治疗,2周内增加剂量至200 mg/天,3周后观察其对LID的影响.研究通过临床运动障碍量表(CDRS),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来评价金刚烷胺对LID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CDRS运动过度或肌张力障碍的评分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UPDRSⅣa及UPDRSⅡ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4).结论 金刚烷胺可减少LID的持续时间,从而改善PD的运动障碍症状.

    作者:冯文清;石彦彦;胡颖;吴保鑫;张孝良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正畸联合微螺钉在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种植修复中的价值

    目的 探索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在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11日—2017年8月11日我院颌牙伸长邻牙倾斜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化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修复方式治疗和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患者实施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何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术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评价

    目的 评价术后早期综合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30/32),对照组为81.25%(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丁晔;祁克蓉;朱礼霞;戈海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内科病房137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7—12月内科病房141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下列护理风险管理:成立静脉留置针风险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风险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建立静脉留置针质量控制标准.结果 观察组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考试成绩为(94.16±1.98)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36.32±2.03)分,高于对照组的(85.09±3.68)分、(31.70±4.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为6.57%,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水平,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上升.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冯晓艳;蹇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部某省医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部某省医学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制定医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出建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该省医学生共305名,使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2.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差异性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部某省医学本科生的SCL-90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两项全国常模.院校类型、年级、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业余爱好、睡眠质量、睡眠时长、学习压力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 该省医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原因多与个人生活方式和学校、学业因素有关,高校心理健康干预应将中医类学生、低年级学生作为重点人群,并对医学生学习压力大、专业兴趣不足或有睡眠障碍的问题加以解决.

    作者:张培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参与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就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入院实习的80名手术室护士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0名,应用参与式教育模式,对照组40名,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就两组护生的实习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带教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开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予以干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予以干预.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H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ROM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VAS评分及ROM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并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且患者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满意程度较高.

    作者:张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荧光引导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分析

    目的 探讨荧光引导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优势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在荧光素钠显影引导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在显微镜荧光模式下,根据荧光显影的范围进行肿瘤边界判定、切除,对不同肿瘤区域的的荧光强度和分子病理标志物表达进行比较;14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常规送病理检查;两组病例术后3天内常规行MRI增强扫描,根据强化范围估算切除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 荧光素钠组肿瘤全切率为87.5%,传统手术组肿瘤全切率为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素钠显影技术可以帮助高级别胶质瘤术中更加准确的判定肿瘤边界,提高全切率,明显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绪同;朱广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护理风险流程管理在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流程管理在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4例急诊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急诊脑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22例)选择常规急诊护理流程配合开展急救工作;观察组(22例)选择护理风险流程管理模式配合开展急救工作;终就两组急诊脑出血患者的各功能测评结果以及急救各阶段时间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急诊脑出血患者各功能测评结果对比,观察组急诊脑出血患者获得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各阶段时间对比,观察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脑出血患者在进行急救期间,合理选择护理风险流程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可以改善各功能测评结果,缩短急救各阶段时间,提高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效果.

    作者:周旭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脑卒中患者行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行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由家属协助康复锻炼,干预组给予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进行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FMA、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跟进式家庭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作者:徐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抗生素给药组(n=55)和联合给药组(n=55).抗生素给药组接受抗生素给药治疗,联合给药组接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抗生素给药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肺功能各项指标与联合给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给药组优于抗生素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郭强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 探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6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范勤芬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前瞻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效果

    目的 研究对食管癌患者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联合基础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每组各20例,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长以及生活质量分数.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长以及生活质量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食管癌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的方案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郁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软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参照组(40例)患者传统小梁网切除术,给予试验组(40例)患者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完全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结构化皮肤护理对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结构化皮肤护理,观察两组失禁性皮炎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化皮肤护理可预防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李雅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