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张淑敏;杨山山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中实施术中护理对手术室相关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40例患者展开常规护理为一般组,40例患者施予术中护理为干预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低体温、静脉套管针液体外渗、电灼伤、眼角膜炎、臂丛神经损伤、压疮发生率均低于一般组,且干预组满意度为97.50%,高于一般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展开术中护理可使手术室相关护理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VIPC护理程序对提高门急诊突发事件中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5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实施急救护理流程VIPC抢救程序的62例同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救治效果及护士核心能力考核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救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考核结果各项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VIPC护理程序的培训和应用,提升门急诊护士整体核心能力,缩短突发事件中创伤性休克平均救治起效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吴春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和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益的重要因素.医院医疗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升设备使用效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设备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管理任务.因此,设计一种实时在线管理系统,有利于促进医疗设备的管理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文章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的简要分析,提出设备实时在线管理系统的构建,并分析其实践应用成果,以期为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赵文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实施人工流产术之后,患者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相关女性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并且停止妊娠,将其均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在接受人工流产手术之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照组不给予药品治疗.观察两组女性的用药不良反应、避孕效果、闭经、痛经、月经复潮、阴道分泌物、出血时间以及实际阴道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分泌物增多情况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月经复潮和阴道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没有出现闭经与痛经的情况,且避孕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女在接受人工流产手术之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可以避免痛经、盆腔感染,避免重复流产并且修复子宫内膜,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丽;张祎;付韦韦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流程管理在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4例急诊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急诊脑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22例)选择常规急诊护理流程配合开展急救工作;观察组(22例)选择护理风险流程管理模式配合开展急救工作;终就两组急诊脑出血患者的各功能测评结果以及急救各阶段时间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急诊脑出血患者各功能测评结果对比,观察组急诊脑出血患者获得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各阶段时间对比,观察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脑出血患者在进行急救期间,合理选择护理风险流程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可以改善各功能测评结果,缩短急救各阶段时间,提高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效果.
作者:周旭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术手术治疗护理配合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患进展期胃癌于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8例行常规护理配合作为常规组,32例通过循证护理展开护理配合作为循证组,对比两组护理配合效果.结果 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常规组的21.43%,且循证组无瘤生存率、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可使并发症减少,促进其无瘤生存率、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胡小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5例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穿刺椎体形成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的75.00%(1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结论 脊椎压缩性骨折经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可减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作者:丁佶康;韩耀辉;谢振航;阚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双侧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双侧甲状腺癌患者2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低位领式切口颈清扫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双侧甲状腺癌同时发生16例,先后发生4例;肺转移2例.术前B超检查符合率75.0%;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符合率95.0%.结论 双侧甲状腺癌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块,一般双侧同时发生,经低位领式切口颈清扫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殷清华;罗小红;李胜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大小便失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结构化皮肤护理,观察两组失禁性皮炎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化皮肤护理可预防消化科大小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李雅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痰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基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断结核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7月南通市通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中同时行痰涂片及痰GeneXpert MTB检测的患者442例,其中男性316例,女性126例,年龄为11~93岁,分析痰GeneXpert MTB检测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痰涂片阳性患者中,同时行GeneXpert MTB检出的比例93.38%(141/151),GeneXpert MTB未检出的比例为6.62%(10/151),所有痰涂片阴性患者中,GeneXpert MTB检出42例,比例为14.95%(42/281).结论 痰GeneXpert MTB检测技术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结核病快速诊断水平.
作者:瞿向前;金建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行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由家属协助康复锻炼,干预组给予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进行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FMA、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跟进式家庭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作者:徐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抗生素给药组(n=55)和联合给药组(n=55).抗生素给药组接受抗生素给药治疗,联合给药组接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抗生素给药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肺功能各项指标与联合给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给药组优于抗生素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郭强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孕期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所营养门诊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的80例孕妇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于我所行常规孕期饮食保健的80例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期增重情况、孕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及妊娠期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孕期增重正常75例(93.75%),阴道分娩63例(78.75%),新生儿体质量正常78例(97.50%),妊娠期并发症2例(2.5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营养指导有助于孕期合理增重,对促进阴道分娩、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获得满意妊娠结局.
作者:姜晓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索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在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11日—2017年8月11日我院颌牙伸长邻牙倾斜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化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修复方式治疗和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患者实施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何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根治结直肠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从本院随机选取12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创口长度、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谢天庆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较高,总满意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恢复,效果明显.
作者:叶锦;秦泽红;孙玉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对于哮喘患儿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相关知识的了解评分、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内的住院天数、再住院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及家长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及满意度调查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6个月、12个月的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复发率均低(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能够实现哮喘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从医院到家庭的平稳过渡;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哮喘复发;为哮喘患儿的出院后延伸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婉丽;晁玲;蔡盈;魏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来我院实习的护生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入我院实习的先后顺序,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实习的41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11月实习的3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以及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教学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教学模式效果明显显著,护生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接受度更高,能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张萍;张淑敏;杨山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精准护理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改进目前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的52例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感染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精细动态化护理的观察组总感染率为26.92%,低于对照组的42.3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16%,高于对照组的88.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准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对治愈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郑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光协调性体层摄影术(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游离脂肪酸(FFA)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的痊愈率以及治疗后18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个月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使用OCT可有效观察出患者康复情况,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许兴基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