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芳
目的 分析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来我院实习的护生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入我院实习的先后顺序,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实习的41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11月实习的3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以及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教学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教学模式效果明显显著,护生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接受度更高,能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张萍;张淑敏;杨山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制定实施计划,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为92.11%,相比实施之前的满意度68.57%,提高了23.54%,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由88.57%上升为100.00%,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中,一方面降低了手术差错率和锐器伤发生率,另一方面加强了护士、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使整体满意度提高,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从而使护理人员获得较高的成就感,效果显著.
作者:张淑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和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益的重要因素.医院医疗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升设备使用效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设备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管理任务.因此,设计一种实时在线管理系统,有利于促进医疗设备的管理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文章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的简要分析,提出设备实时在线管理系统的构建,并分析其实践应用成果,以期为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赵文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术手术治疗护理配合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患进展期胃癌于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8例行常规护理配合作为常规组,32例通过循证护理展开护理配合作为循证组,对比两组护理配合效果.结果 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常规组的21.43%,且循证组无瘤生存率、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可使并发症减少,促进其无瘤生存率、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胡小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CPAP结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CPAP结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aO2、PaCO2、PaO2/FiO2和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PaO2/FiO2和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CPAP结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陈星涛;陈兴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髓芯减压和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于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例(28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icatⅠ 期13髋,FicatⅡA期11髋,FicatⅡB期4髋,通过髓芯减压和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移植治疗,并得出研究结论.结果 共28髋,在FicatⅠ期患者中,12/13髋Harris评分为成功,而 ⅡA期中,6/11髋Harris评分为成功,而在 ⅡB期,2/4髋Harris评分为成功.成功率 Ⅰ 期为92.3%,ⅡA期为54.5%,ⅡB期为期为50.0%.结论 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阶段,即在股骨头塌陷前期,髓芯减压和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效果良好.
作者:赵智君;王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就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入院实习的80名手术室护士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0名,应用参与式教育模式,对照组40名,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就两组护生的实习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带教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开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分析苏北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为完善培训政策和内容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在参加或已完成培训的住院医师,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整体良好,但有53.0% 的住院医师认为在培训待遇、带教老师积极性、考核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改进空间很大.结论 提高待遇、完善考核标准,调动参训医师和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将有利于保证培训的质量.
作者:司理想;赵伟光;陈媛媛;王翔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分析正确的儿童保健方法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在本院出生的婴幼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给予严格的儿童保健干预;对照组31例,没有采用严格的保健方法.记录两组儿童的疾病发生率及智力发展情况.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疾病总发生率(45.16%)低于对照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语言发展得分为(95.78±4.35)分,优于对照组的(90.93±6.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在适应性方面得分为(98.98±5.35)分,优于对照组的(91.24±6.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合理的保健行为在婴幼儿早期的发育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儿童的发病率,提升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内科病房137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7—12月内科病房141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下列护理风险管理:成立静脉留置针风险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风险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建立静脉留置针质量控制标准.结果 观察组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考试成绩为(94.16±1.98)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36.32±2.03)分,高于对照组的(85.09±3.68)分、(31.70±4.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为6.57%,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水平,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上升.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血液透析患者60例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先后次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结果 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CRBSI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血液透析效果.
作者:尚美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对于哮喘患儿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相关知识的了解评分、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内的住院天数、再住院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及家长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及满意度调查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随访6个月、12个月的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复发率均低(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能够实现哮喘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从医院到家庭的平稳过渡;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哮喘复发;为哮喘患儿的出院后延伸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婉丽;晁玲;蔡盈;魏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应用于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200例受检者纳入研究样本.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受检者行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参照组受检者未行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观察两组受检者的不合格标本合计数值、满意合计值.结果 实验组受检者的标本总不合格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检者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得到良好效果.
作者:刘尚婵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孕产史等情况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使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平均血糖水平为(4.56±0.38)mmol/L,低于对照组的(6.85±0.8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36,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妊高征1例,产后出血1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6%(2/36),低于对照组的22.2%(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平稳控制血糖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马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行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由家属协助康复锻炼,干预组给予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进行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FMA、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跟进式家庭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作者:徐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方法进行治疗.对随访记录完整的12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在不同时期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不同,研究组术后1个月及2个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复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手术方式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复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手术方式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并未高于平均水平,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患者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明显相关.
作者:唐绪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总结在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高征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5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给予常规组以往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方案的前提下,加入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生活质量和护理认可度展开对比.结果 常规组自然分娩的例数为10例,占比38.46%,研究组自然分娩的例数为19例,占比73.08%,研究组自然分娩的概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认可度为92.31%,常规组护理认可度为80.77%,研究组的护理认可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高征患者展开护理时应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对提升护理认可度也有价值.
作者:周淑娟;夏晓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不同级别医院收治的住院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的特点,通过分析结果的不同,讨论其原因,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的治疗.方法 选取湖北省人民医院及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的住院儿科患者中符合慢性咳嗽的儿童患者186例纳入研究.其中,湖北省人民医院患儿132例,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患儿54例.结果 湖北省人民医院儿童慢性咳嗽首位病因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8.64%),而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慢性咳嗽首位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0.74%);两组住院患儿各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同级别医院的符合慢性咳嗽的住院儿童患者,其住院因素多有不同,与病因来源及医院的级别和检查设施等因素相关,临床治疗应个体化具体化进行.
作者:乐成敏;姜毅;陈红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应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39%,且术前1天、术后3天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手术的应激反应.
作者:叶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VIPC护理程序对提高门急诊突发事件中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5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实施急救护理流程VIPC抢救程序的62例同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救治效果及护士核心能力考核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救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考核结果各项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VIPC护理程序的培训和应用,提升门急诊护士整体核心能力,缩短突发事件中创伤性休克平均救治起效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吴春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