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李云

关键词:临床路径, 乳腺外科,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临床路径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需依据临床路径护理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方法分别为两组,依次为研究组、常规组,每组各64例患者.护理人员按临床路径对患者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状况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支持,同时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9月的100例口腔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护理满意率、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口腔创伤患者术后愈合和口腔功能的恢复,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

    作者:刘锋;张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68例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的患儿进行分析,了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本组68例患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5.4%,心律失常类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为年龄、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术后低血钾、术后低心排出量(P<0.05).结论心律失常是危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围手术期相关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李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大型民营综合医院建设和发展策略探讨

    通过分析大型民营综合医院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供给现状、社会需求改变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大型民营综合医院应该坚持错位发展、品牌发展的思路.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经营管理,完善医院薪酬和绩效分配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明确医院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降低经营成本,处理好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关系.

    作者:高家彦;王伟;戴锡清;曹沛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眼科护理带教应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分析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10名临床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110名实习护士在去眼科病房实习前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依据测试内容对110名实习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名;对照组实习护士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习护士使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平均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分别为(48.3±5.2)分(、45.4±4.8)分、(86.7±9.5)分、(90.9±10.5)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8±6.1)分、(29.2±5.2)分、(65.6±8.3)分、(65.8±8.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非常满意32例,满意19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2.7%(51/55),高于对照组的76.4%(4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更能提高眼科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临床护理操作能力,更易于被实习护士接受.

    作者:项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胃黏膜保护剂联合PPI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黏膜保护剂联合PPI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1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采用常规PPI三联疗法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效率分别为10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天时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黏膜保护剂联合PPI能够提高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秦建强;任倩;苏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药配合头针对中风偏瘫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配合头针对中风偏瘫康复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西药及中成药治疗,而观察组使用中药配合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为(66.02±3.59)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68.59±13.75)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58±3.67)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较好,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受损的神经纤维再生,从而达到病情康复的目的.

    作者:刘兴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二级综合性医院专科护理建设与实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发展专科护理在为临床护士提供职业发展方向和提高护理质量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根据医院临床专科,设置专科护士岗位数,制订申报条件,采用申报制竞聘上岗.结果 激发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P<0.01);论文发表数逐年增加,2011年发表论文33篇,2012年发表论文59篇,2013年发表论文81篇,2014年发表论文89篇.结论 专科护士在推动专科护理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杨香玉;刘筱韵;居福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脑梗死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及实施价值初评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梗死常规护理中,合理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脑梗死症状的缓解,帮助其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李金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胰岛素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身体质量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加用利拉鲁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改善患者体质量,从而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

    作者:姚胜红;金辉;杨颖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穴位按揉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施予中风偏瘫患者穴位按揉对促进其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中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39例展开常规护理为常规组,39例施予穴位按揉为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满意度为97.44%,较常规组的79.4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予以穴位按揉可促进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康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杨桂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整体护理预防妇科盆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妇产科接收并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1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作甲乙两组,每组各88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则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甲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9.09%,高于乙组1.14%;甲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分为(84.6±1.0)分,低于乙组的(98.6±1.2)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积极应用整体护理,不仅可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启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 研究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期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期放疗,对照组接受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同时两组患者都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免疫指标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顺铂、多西紫杉醇化疗能够提升临床效果,对免疫状态影响不大.

    作者:朱光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紫杉醇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比较

    目的 探讨分析紫杉醇在恶性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其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静滴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患者在给药之前,再应用抗过敏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毒副反应,应当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及对症救治措施.结果 80例肿瘤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应.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对紫杉醇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当采取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和护理,患者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加强观察,可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终达到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与生存质量的效果.

    作者:翟忠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治疗的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与观察.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成效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成效为70.00%,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患者实施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干预方式,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与护理成效十分明显.

    作者:王红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UCG和ECG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检出率的比较.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诊断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给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可以直观、可靠的检测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也可以无创的诊断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进一步说明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在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均短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李发娟;任金翠;张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与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CI术,观察组在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微循环灌注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者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型ST段改善率、CTF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脉血流改善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穿刺点血肿、牙龈出血、尿隐血、便隐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中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术后冠脉血流灌注有增加作用,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启东;吴冠霖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研究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部感染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44.12%;研究组死亡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6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系统性护理干预,ICU病房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发生了显著的降低,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周月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CT增强扫描,再行静脉期扫描,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术前对60例患者进行CT检查后,有52例被检出为急性阑尾炎,其中46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合,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随访,终得到证实.结论 多层螺旋CT可详细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变情况,使诊断更加快速、简单、准确,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胡天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治疗组(49例)患者采取水溶性青霉素联合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49例)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脑脊液RPR检查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CSF蛋白定量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神经梅毒治疗中,采用头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