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
目的 探究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4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修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牙体外观与牙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2.50%与77.5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查房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大专生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7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且每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专科知识教学查房,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查房,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教学后的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中,对其采用PBL教学查房能够有效提升专科理论,增强专科知识储备,为提高其联系实际的能力打下理论基础,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郑梅;张瑶;梁春丽;陈珊;谭知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叶酸治疗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叶酸,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指标与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头围(30.3±0.4)cm、腹围(28.4±0.9)cm、股骨长度(6.2±1.1)cm、双顶径(8.6±0.5)cm、胎盘质量(506.3±28.7)g、体质量(2.7±0.6)kg;对照组新生儿头围(25.1±0.6)cm、腹围(22.1±0.7)cm、股骨长度(4.5±0.3)cm、双顶径(7.0±0.8)cm、胎盘质量(417.8±31.2)g、体质量(1.6±0.4)kg,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5例(12.8%)、剖宫产4例(10.3%)、产后出血2例(5.1%);对照组早产14例(35.9%)、剖宫产16例(41.0%)、产后出血8例(20.5%),组间各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产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与叶酸,对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铃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空气波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淋巴水肿程度和日常生活质量.结果 (1)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时,与对照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时淋巴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FACT-B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FACT-B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马秀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脑微出血甲组与脑微出血乙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解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微出血的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如: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年龄等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白质疏松、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等有关.
作者:段方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3%;术前IPSS、QOL评分,与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发生射精疼痛,1例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临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展开统一治疗时,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的疗效确切.
作者:吴瑞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在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析探讨其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各血脂方面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加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桂春;郭志保;高龄燕;王明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中的影响.方法 择取来医院就医的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11日—2017年1月26日,给予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探究手术前后嗅觉功能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鼻气道阻力评分.结果 手术后12周,轻度功能障碍嗅觉评分为(1.54±0.33)分、中度障碍评分为(2.54±0.36)分、重度障碍为(3.94±0.54)分、嗅觉丧失评分为(5.11±0.40)分,各评分优于手术前、手术后4周数据,同时鼻气道阻力评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 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效果较为显著,对其嗅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朱井;王锦淳;陈奇志;吴胜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部感染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44.12%;研究组死亡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6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系统性护理干预,ICU病房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发生了显著的降低,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周月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梗死常规护理中,合理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脑梗死症状的缓解,帮助其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李金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57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5年1月30日—2017年10月30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采取开胸手术治疗,对实验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1%与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缓解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作者:施豪杰;孙诗亮;许龙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8例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9.66%,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空腹血糖、蛋白尿、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8.69±5.26)分、(49.52±5.38)分;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02±4.29)分、(44.32±4.6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明显降低因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正念训练+药物治疗,25例)和对照组(药物治疗,25例),对比观察干预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SCL-90焦虑、抑郁、强迫、偏执、躯体化、人际敏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正念训练干预躯体形式障碍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茅卫兵;邱建成;徐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3月我院外科接收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手术和术后住院时间,同时也可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素春;褚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疗效和基本治疗指标,统计并发症.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0%,术后下地活动时间(7.8±0.9)h,术后疼痛评分(2.3±1.0)分,疼痛持续时间(26.2±9.3)h.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5.26%,复发率0.00%.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效果确切,具有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陈祥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2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少.
作者:冯冠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CT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疑似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床旁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设为超声组;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行CT检查进行复诊,设为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62例疑似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中,经手术证实60例为腹部损伤,另外2例为腹腔积液,超声组诊断符合率为78.33%,联合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CT能有效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符合率,且诊断效能较高,可为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秦燕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HAMA、HAMD评分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金萍;刘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检出率的比较.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诊断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给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可以直观、可靠的检测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也可以无创的诊断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进一步说明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在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116例输液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输液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03%,观察组为96.5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液过程中总不良反应率为25.86%,观察组为3.4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输液室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活动,能全面减少患儿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和配合度,有助于输液顺利进行,可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蔡华;顾丽亚;李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