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评价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施豪杰;孙诗亮;许龙飞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开胸手术,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57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5年1月30日—2017年10月30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采取开胸手术治疗,对实验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1%与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缓解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优良率、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有助于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微创点状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创点状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高位结扎分段切除手术,给予研究组患者微创点状剥脱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之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89%,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微创点状剥脱术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超声联合CT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CT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疑似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床旁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设为超声组;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行CT检查进行复诊,设为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62例疑似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中,经手术证实60例为腹部损伤,另外2例为腹腔积液,超声组诊断符合率为78.33%,联合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CT能有效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符合率,且诊断效能较高,可为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秦燕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对危重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危重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18例危重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68例)以及对照组(50例),分别开展产后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00%,观察组为97.0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产妇,在产后开展优质护理,能全面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品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徐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PBL教学查房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大专生实习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PBL教学查房在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大专生实习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70名护理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且每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专科知识教学查房,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查房,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教学后的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中,对其采用PBL教学查房能够有效提升专科理论,增强专科知识储备,为提高其联系实际的能力打下理论基础,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郑梅;张瑶;梁春丽;陈珊;谭知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 在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析探讨其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各血脂方面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加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桂春;郭志保;高龄燕;王明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疗效

    目的 对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2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少.

    作者:冯冠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对早期食管癌中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对早期食管癌中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胸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5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腹腔镜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的创伤性较小,且恢复快.

    作者:谷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均短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李发娟;任金翠;张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职业健康体检了解粉尘作业人员接尘工龄、年龄、性别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8月在我院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某企业粉尘作业人员共197人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对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结果、接尘工龄、年龄、性别及胸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7名粉尘作业人员中,共检出肺功能异常者17人,占粉尘作业人员的8.63%;接尘工龄≥10年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7.02%,高于接尘工龄<10年组的6.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9.05%,高于年龄<40岁组的3.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11.24±7.49)年,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7.03±5.2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年龄(42.29±6.18)岁,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年龄(33.84±8.48)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作业人员胸片均未提示有尘肺样改变.结论 随着接尘工龄及年龄的增长,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也会增加,肺功能检查可发现粉尘作业人员早期的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王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疗效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骨科的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穴位按摩、功能康复、家属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疗效、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护理前后JOA和ODI评分.结果 干预组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JOA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提高LDH患者的手术疗效,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术后JOA评分,降低术后ODI评分,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王其花;郁静;尹继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UCG和ECG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检出率的比较.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诊断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给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可以直观、可靠的检测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也可以无创的诊断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进一步说明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在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评价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57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5年1月30日—2017年10月30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采取开胸手术治疗,对实验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1%与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缓解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作者:施豪杰;孙诗亮;许龙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未采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在我院采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作为观察组,将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对护士工作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期间,观察组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感染率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管理、无菌区管理、包装区管理、污染区管理、环境管理以及物品管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有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文梅;付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的鉴定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鉴定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中药肉桂、食用桂皮对中草药来源、药物性状、显微镜观察、薄层色谱、桂皮醛的检查与内酯类检查实施鉴定,分析两种中药鉴定差异性.结果 中药肉桂、食用桂皮的药物来源、药物性状、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薄层色谱鉴定结果、桂皮醛鉴定结果与内酯类结果比较,差异明显.(1)中药肉桂的功效为助阳、活血通络与驱寒散痛等作用,食用桂皮的功效主要为驱寒、消肿与止泻、止痛等临床症状.(2)中药肉桂饮片平均的厚度为4.5毫米.食用桂皮平均的厚度为0.36毫米.(3)中药肉桂的纤维细胞表现出长梭形散布,食用桂皮的纤维细胞数量多并且呈现成群分布.(4)中药肉桂的横切面显微结果显示排列有多列木栓细胞.肉桂皮层细胞含有石细胞、分泌细胞等,肉桂韧皮细胞的排列呈现出放射状、油细胞数量较多.(5)薄层色谱结果显示:通过紫外线灯显示,中药肉桂多显示出蓝色斑点,蓝色斑点要比食用桂皮多,在中药肉桂当中存在红棕色斑点.桂皮醛检查结果:中药肉桂的粉末呈现出干状结晶,中药肉桂当中有桂皮醛存在.食用桂皮没有结晶存在,且不含有桂皮醛.(6)内酯类检查结果:中药肉桂结果显示呈现为橙色,且有丰富内酯类物.食用桂皮则无颜色,不含有内酯类的物质.结论 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临床药物使用时,需要对药物进行鉴定,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黄东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8例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9.66%,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空腹血糖、蛋白尿、尿素氮、血肌酐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8.69±5.26)分、(49.52±5.38)分;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02±4.29)分、(44.32±4.68)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明显降低因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围手术期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5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双色球分组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DVT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14.8%).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0.2±2.1)d短于对照组(19.1±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DVT,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魏剑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CT增强扫描,再行静脉期扫描,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术前对60例患者进行CT检查后,有52例被检出为急性阑尾炎,其中46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合,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随访,终得到证实.结论 多层螺旋CT可详细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变情况,使诊断更加快速、简单、准确,为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胡天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烧伤后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对老年烧伤后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烧伤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开展抗感染、化痰等治疗的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观察结果,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治愈者共计30例,占总数的83.33%.好转4例,占11.11%,无效2例,占5.56%.本案例中无死亡案例.护理满意度为97.22%.结论对于老年烧伤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重视疾病变化,开展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作者:邹艳;顾群亚;尹文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肺结核科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7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效果更佳.

    作者:丁春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