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明
目的 探讨分析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10名临床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110名实习护士在去眼科病房实习前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依据测试内容对110名实习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名;对照组实习护士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习护士使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平均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分别为(48.3±5.2)分(、45.4±4.8)分、(86.7±9.5)分、(90.9±10.5)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8±6.1)分、(29.2±5.2)分、(65.6±8.3)分、(65.8±8.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非常满意32例,满意19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2.7%(51/55),高于对照组的76.4%(4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更能提高眼科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临床护理操作能力,更易于被实习护士接受.
作者:项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未采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在我院采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作为观察组,将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对护士工作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期间,观察组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感染率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管理、无菌区管理、包装区管理、污染区管理、环境管理以及物品管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有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文梅;付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疗效和基本治疗指标,统计并发症.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0%,术后下地活动时间(7.8±0.9)h,术后疼痛评分(2.3±1.0)分,疼痛持续时间(26.2±9.3)h.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5.26%,复发率0.00%.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效果确切,具有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不易复发等优点,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陈祥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于本院诊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28例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经过相同护理周期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良状况.结果 观察组2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于护理干预后,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良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运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治疗中,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
作者:钱红星;肖巧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治疗组(49例)患者采取水溶性青霉素联合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49例)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脑脊液RPR检查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CSF蛋白定量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神经梅毒治疗中,采用头孢曲松钠与水溶性青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脑微出血甲组与脑微出血乙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解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微出血的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如:抗血小板治疗、白质疏松、年龄等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白质疏松、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等有关.
作者:段方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早期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10年1月—2017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受伤至手术时间≤2 h的25例患者为早期手术组,受伤至手术时间>2 h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指数评价患者预后,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手术组恢复良好9例,良好率36.00%,高于对照组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5).结论 早期手术对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越捷;赵宏祥;赵青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治疗的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与观察.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成效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成效为70.00%,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克罗恩病和结直肠炎患者实施艾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干预方式,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与护理成效十分明显.
作者:王红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护理及施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术前心理疏导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11.34±2.23)分、抑郁评分(12.19±1.34)分、社会功能评分(96.52±1.42)分、物质生活评分(97.33±1.41)分、躯体功能评分(95.21±1.28)分、心理功能评分(96.82±1.74)分、依从性(95.35%)、满意度(97.67%)、负性情绪发生率(2.33%),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能够改善负面情绪.
作者:董翠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职业健康体检了解粉尘作业人员接尘工龄、年龄、性别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8月在我院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某企业粉尘作业人员共197人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对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结果、接尘工龄、年龄、性别及胸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7名粉尘作业人员中,共检出肺功能异常者17人,占粉尘作业人员的8.63%;接尘工龄≥10年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7.02%,高于接尘工龄<10年组的6.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9.05%,高于年龄<40岁组的3.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11.24±7.49)年,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7.03±5.2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年龄(42.29±6.18)岁,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年龄(33.84±8.48)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作业人员胸片均未提示有尘肺样改变.结论 随着接尘工龄及年龄的增长,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也会增加,肺功能检查可发现粉尘作业人员早期的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王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鉴定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中药肉桂、食用桂皮对中草药来源、药物性状、显微镜观察、薄层色谱、桂皮醛的检查与内酯类检查实施鉴定,分析两种中药鉴定差异性.结果 中药肉桂、食用桂皮的药物来源、药物性状、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薄层色谱鉴定结果、桂皮醛鉴定结果与内酯类结果比较,差异明显.(1)中药肉桂的功效为助阳、活血通络与驱寒散痛等作用,食用桂皮的功效主要为驱寒、消肿与止泻、止痛等临床症状.(2)中药肉桂饮片平均的厚度为4.5毫米.食用桂皮平均的厚度为0.36毫米.(3)中药肉桂的纤维细胞表现出长梭形散布,食用桂皮的纤维细胞数量多并且呈现成群分布.(4)中药肉桂的横切面显微结果显示排列有多列木栓细胞.肉桂皮层细胞含有石细胞、分泌细胞等,肉桂韧皮细胞的排列呈现出放射状、油细胞数量较多.(5)薄层色谱结果显示:通过紫外线灯显示,中药肉桂多显示出蓝色斑点,蓝色斑点要比食用桂皮多,在中药肉桂当中存在红棕色斑点.桂皮醛检查结果:中药肉桂的粉末呈现出干状结晶,中药肉桂当中有桂皮醛存在.食用桂皮没有结晶存在,且不含有桂皮醛.(6)内酯类检查结果:中药肉桂结果显示呈现为橙色,且有丰富内酯类物.食用桂皮则无颜色,不含有内酯类的物质.结论 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临床药物使用时,需要对药物进行鉴定,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黄东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68例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的患儿进行分析,了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本组68例患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5.4%,心律失常类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为年龄、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术后低血钾、术后低心排出量(P<0.05).结论心律失常是危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围手术期相关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李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孕妇进行传统剖宫产处理,对观察组孕妇行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子宫切除率、术中输血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唐建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工作坊培训模式在中医护理方案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7—9月我院外科1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名.对照组按传统理论授课的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按照理论学习、分析讨论、情景演示、总结汇报、点评小结步骤进行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两组均完成3个专科中医护理方案培训后,通过理论考试、技术运用及考核、辨证准确性的评价、护士满意度4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工作坊培训模式的观察组,护士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技术操作的应用、辨证能力的提高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护士对该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91.4%),总体效果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工作坊培训模式用于中医护理方案培训是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士中医护理工作能力.
作者:李素平;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一般护理,研究组进行早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67.43±11.78)分,高于对照组的(56.21±10.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19,P=0.0001);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为(52.1±9.7)分,较对照组的(36.3±7.9)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719,P=0.0000);并且研究组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评分为(66.78±12.13)分,高于对照组的(52.14±10.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067,P=0.0000).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患者进行早期的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中药配合头针对中风偏瘫康复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西药及中成药治疗,而观察组使用中药配合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为(66.02±3.59)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68.59±13.75)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58±3.67)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合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较好,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受损的神经纤维再生,从而达到病情康复的目的.
作者:刘兴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57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5年1月30日—2017年10月30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采取开胸手术治疗,对实验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1%与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缓解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作者:施豪杰;孙诗亮;许龙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检出率的比较.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诊断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给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可以直观、可靠的检测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也可以无创的诊断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进一步说明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在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0日—2017年2月11日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咳嗽缓解时间(2.15±0.24)d,住院时间(10.15±2.11)d,胸闷缓解时间(3.25±0.11)d,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弘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评分为(66.39±11.28)分,FMA评分为(67.07±8.63)分.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在早期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可明显的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意义重大.
作者:陈思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