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平;景春华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危重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18例危重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68例)以及对照组(50例),分别开展产后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00%,观察组为97.0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得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产妇,在产后开展优质护理,能全面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品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徐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紫杉醇在恶性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其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静滴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患者在给药之前,再应用抗过敏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毒副反应,应当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及对症救治措施.结果 80例肿瘤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应.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对紫杉醇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当采取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和护理,患者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加强观察,可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终达到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与生存质量的效果.
作者:翟忠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接受胃癌根治术的64例胃癌患者,按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质量下降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体质量下降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舒;黄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诊治的106例CHD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组间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为(35.8±4.1)分、SDS评分为(33.9±4.5)分;对照组分别为(43.7±4.8)分、(41.6±5.1)分,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437,P1=0.000;t2=8.205,P2=0.00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3%(51/53),对照组为81.13%(43/5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杨菊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在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梗死常规护理中,合理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法,可有效促进患者脑梗死症状的缓解,帮助其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李金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12分)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5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对患者入院时和住院期间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状态及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状态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S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抑郁状态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抑郁状态明显改善(P<0.05),其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叙事护理方法应用于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周洪兰;康健;樊拥军;滕兆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正念训练+药物治疗,25例)和对照组(药物治疗,25例),对比观察干预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SCL-90焦虑、抑郁、强迫、偏执、躯体化、人际敏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正念训练干预躯体形式障碍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茅卫兵;邱建成;徐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期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期放疗,对照组接受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同时两组患者都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免疫指标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顺铂、多西紫杉醇化疗能够提升临床效果,对免疫状态影响不大.
作者:朱光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空气波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淋巴水肿程度和日常生活质量.结果 (1)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时,与对照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上肢淋巴水肿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时淋巴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FACT-B总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FACT-B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马秀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均短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李发娟;任金翠;张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对早期食管癌中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胸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5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腹腔镜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的创伤性较小,且恢复快.
作者:谷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治疗原发性冰冻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原发性冰冻肩患者28例,所有病例在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后,入院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先行肩关节手法松解,再于关节镜下行盂肱关节360°松解术及肩峰下粘连松解,术后给予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并在术后第1天开始康复锻炼.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28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8±1.6)个月(7~14个月),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UCLA评分优良率由术前17.9%提高至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手法松解联合关节镜治疗原发性冰冻肩安全有效.
作者:彭优;庄泽;陈郁鲜;路云翔;史德海;李智勇;王昆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盐酸氨溴索+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33例作观察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的33例作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9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作者:张天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研究临床路径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需依据临床路径护理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方法分别为两组,依次为研究组、常规组,每组各64例患者.护理人员按临床路径对患者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状况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支持,同时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作者:李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57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5年1月30日—2017年10月30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采取开胸手术治疗,对实验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1%与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缓解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作者:施豪杰;孙诗亮;许龙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施予中风偏瘫患者穴位按揉对促进其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中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39例展开常规护理为常规组,39例施予穴位按揉为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康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满意度为97.44%,较常规组的79.4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予以穴位按揉可促进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康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杨桂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腔镜组则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完成时间、禁食时间、手术中创伤情况、术后镇痛总次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腔镜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周围粘连、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效果和开腹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创伤更轻,手术操作更快,术后疼痛更轻,可减轻机体炎症刺激,减少并发症.
作者:袁维国;王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胃黄色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26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非黄色瘤组和黄色瘤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Hp感染情况.结果黄色瘤组患者与非黄色瘤组在病理检查中腺体萎缩、中性粒细胞浸泡、Hp感染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共39例,其中出现Hp感染33例,感染率为84.62%;没有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221例,出现Hp感染80例,感染率为36.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3,P<0.05).结论胃黄色瘤与幽门的发生与腺体萎缩、中性粒细胞浸泡、Hp感染有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浸润与Hp感染有关系,临床应注意对Hp感染胃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根治.
作者:徐玉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部感染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44.12%;研究组死亡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6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系统性护理干预,ICU病房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发生了显著的降低,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周月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未采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在我院采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作为观察组,将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对护士工作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期间,观察组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感染率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管理、无菌区管理、包装区管理、污染区管理、环境管理以及物品管理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有助于患者的早日恢复,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文梅;付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