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春;褚霞
目的 分析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孕妇进行传统剖宫产处理,对观察组孕妇行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子宫切除率、术中输血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唐建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睡眠护理干预对老年谵妄患者临床症状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谵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评分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CAM-CR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谵妄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作者:钱仲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9月的100例口腔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护理满意率、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口腔创伤患者术后愈合和口腔功能的恢复,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
作者:刘锋;张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2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出血量较少.
作者:冯冠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促进气血虚弱型初产妇产后泌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足月单胎阴道顺产气虚血弱型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产妇分娩时间顺序先后,选取其中38例作为对照组,另外4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分娩后30 min内予早期哺乳和饮食指导及生活护理.观察组产妇分娩后30 min内即实施穴位按摩法,分娩后8小时后开始使用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哺乳、饮食指导和生活护理同对照组,干预时间1周.对比两组产妇泌乳效果及产后母乳喂养率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产妇产前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泌乳素水平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3 d内日平均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半年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干预能显著促进气虚血弱型初产妇泌乳功能,达到早泌乳、多泌乳的效果,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韩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拔药罐后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腰腿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卧床休息、物理疗法等基础治疗;观察组35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拔药罐治疗,一周2次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于1疗程、2疗程结束后,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评分(NR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两组患者的改善值.结果 1疗程后,两组的疼痛缓解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程后,两组NRS评分、ODI指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腿痛患者卧床休息、物理治疗配合拔药罐治疗疗效显著;拔药罐疗法可缓解腰腿部疼痛症状.
作者:冯卫华;邵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在新形势下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是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费医疗体系,而且是能够保障患者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体系.英国NHS体系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对居民就诊按需要提供,患者按疾病程度有序就医,90%的患者在社区进行诊断和治疗,文章从前NHS时代、初建阶段、服务机构及人员建设阶段和内部市场改革四个阶段对英国NHS体系发展进行纵向的梳理,期望对我国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有所启示.
作者:元瑾;张培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68例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的患儿进行分析,了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本组68例患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5.4%,心律失常类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为年龄、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术后低血钾、术后低心排出量(P<0.05).结论心律失常是危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围手术期相关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李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手术中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将其分为A组[0.2μg/(kg·h)]、B组[0.4μg/(kg·h)]和C组[0.6μg/(kg·h)],观察三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指标.结果 B、C组麻醉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麻醉优良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流动力学异常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术后应激指标E、NE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以右美托咪定0.4μg/(kg·h)维持麻醉效果确切,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应激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施岳柱;杨海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运用内镜介入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接受内镜下介入与PPI联合治疗(联合组),另外40例单纯行PPI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治疗时间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联合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治疗时间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介入与PPI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能有效降低止血时间、再出血风险和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蔡晓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3%;术前IPSS、QOL评分,与术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发生射精疼痛,1例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临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展开统一治疗时,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的疗效确切.
作者:吴瑞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预混胰岛素与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在糖尿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至我院住院的围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胰岛素成本、耗材费用、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所需费用、胰岛素成本比,相比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取胰岛素泵注射治疗与常规组相比可达到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推荐作为首选方案.
作者:杨志贵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研究临床路径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需依据临床路径护理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方法分别为两组,依次为研究组、常规组,每组各64例患者.护理人员按临床路径对患者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状况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支持,同时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作者:李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正念训练+药物治疗,25例)和对照组(药物治疗,25例),对比观察干预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SCL-90焦虑、抑郁、强迫、偏执、躯体化、人际敏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正念训练干预躯体形式障碍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茅卫兵;邱建成;徐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腔镜组则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完成时间、禁食时间、手术中创伤情况、术后镇痛总次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腔镜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周围粘连、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效果和开腹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创伤更轻,手术操作更快,术后疼痛更轻,可减轻机体炎症刺激,减少并发症.
作者:袁维国;王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4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修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牙体外观与牙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2.50%与77.5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工作坊培训模式在中医护理方案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7—9月我院外科1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名.对照组按传统理论授课的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按照理论学习、分析讨论、情景演示、总结汇报、点评小结步骤进行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两组均完成3个专科中医护理方案培训后,通过理论考试、技术运用及考核、辨证准确性的评价、护士满意度4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工作坊培训模式的观察组,护士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技术操作的应用、辨证能力的提高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护士对该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91.4%),总体效果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工作坊培训模式用于中医护理方案培训是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士中医护理工作能力.
作者:李素平;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10名临床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110名实习护士在去眼科病房实习前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依据测试内容对110名实习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名;对照组实习护士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习护士使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平均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分别为(48.3±5.2)分(、45.4±4.8)分、(86.7±9.5)分、(90.9±10.5)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8±6.1)分、(29.2±5.2)分、(65.6±8.3)分、(65.8±8.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非常满意32例,满意19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2.7%(51/55),高于对照组的76.4%(4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更能提高眼科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临床护理操作能力,更易于被实习护士接受.
作者:项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紫杉醇在恶性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其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静滴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患者在给药之前,再应用抗过敏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毒副反应,应当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及对症救治措施.结果 80例肿瘤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应.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对紫杉醇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当采取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和护理,患者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加强观察,可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终达到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与生存质量的效果.
作者:翟忠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下改良拉玛泽减痛联合穴位按摩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初产妇,按照分娩先后顺序,选取其中4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初产妇均执行新产程标准(第二产程时限<3 h),对照组给予传统拉玛泽呼吸法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拉玛泽减痛联合穴位按摩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妇及新生儿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活跃期产痛评定达Ⅱ度及以上者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钳助产率及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少于对照组,上述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下延长了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限,但是恰当的助产干预措施仍然能够明显缓解初产妇活跃期产痛程度,缩短总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切实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王朋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