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强;任倩;苏鹏飞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CT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疑似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床旁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设为超声组;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行CT检查进行复诊,设为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62例疑似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中,经手术证实60例为腹部损伤,另外2例为腹腔积液,超声组诊断符合率为78.33%,联合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CT能有效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符合率,且诊断效能较高,可为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秦燕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在隐性梅毒感染患者疗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隐性梅毒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36例中,治愈20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36例中,治愈17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隐性梅毒感染患者采取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可以使疗效明显提高,使患者预后得到保障.
作者:陆小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3月我院外科接收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手术和术后住院时间,同时也可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素春;褚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职业健康体检了解粉尘作业人员接尘工龄、年龄、性别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8月在我院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某企业粉尘作业人员共197人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对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结果、接尘工龄、年龄、性别及胸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7名粉尘作业人员中,共检出肺功能异常者17人,占粉尘作业人员的8.63%;接尘工龄≥10年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7.02%,高于接尘工龄<10年组的6.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9.05%,高于年龄<40岁组的3.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11.24±7.49)年,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7.03±5.29)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年龄(42.29±6.18)岁,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年龄(33.84±8.48)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作业人员胸片均未提示有尘肺样改变.结论 随着接尘工龄及年龄的增长,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也会增加,肺功能检查可发现粉尘作业人员早期的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王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对老年烧伤后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烧伤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开展抗感染、化痰等治疗的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观察结果,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治愈者共计30例,占总数的83.33%.好转4例,占11.11%,无效2例,占5.56%.本案例中无死亡案例.护理满意度为97.22%.结论对于老年烧伤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重视疾病变化,开展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作者:邹艳;顾群亚;尹文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4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修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牙体外观与牙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2.50%与77.5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采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68例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的患儿进行分析,了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本组68例患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5.4%,心律失常类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为年龄、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术后低血钾、术后低心排出量(P<0.05).结论心律失常是危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围手术期相关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李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诊治的106例CHD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组间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为(35.8±4.1)分、SDS评分为(33.9±4.5)分;对照组分别为(43.7±4.8)分、(41.6±5.1)分,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437,P1=0.000;t2=8.205,P2=0.00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3%(51/53),对照组为81.13%(43/5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作者:杨菊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析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10名临床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110名实习护士在去眼科病房实习前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依据测试内容对110名实习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名;对照组实习护士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习护士使用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的平均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分别为(48.3±5.2)分(、45.4±4.8)分、(86.7±9.5)分、(90.9±10.5)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6.8±6.1)分、(29.2±5.2)分、(65.6±8.3)分、(65.8±8.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非常满意32例,满意19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2.7%(51/55),高于对照组的76.4%(4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CBL与PBL相结合教学模式更能提高眼科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临床护理操作能力,更易于被实习护士接受.
作者:项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9月的100例口腔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护理满意率、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口腔创伤患者术后愈合和口腔功能的恢复,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
作者:刘锋;张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窦内窥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传统组,各组分别为30例患者.治疗组采取鼻窦内窥镜治疗,传统组采取经鼻外径路手术治疗,对比治疗组和传统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窦内窥镜治疗,不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还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伍润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胃黄色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26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非黄色瘤组和黄色瘤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Hp感染情况.结果黄色瘤组患者与非黄色瘤组在病理检查中腺体萎缩、中性粒细胞浸泡、Hp感染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共39例,其中出现Hp感染33例,感染率为84.62%;没有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221例,出现Hp感染80例,感染率为36.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3,P<0.05).结论胃黄色瘤与幽门的发生与腺体萎缩、中性粒细胞浸泡、Hp感染有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浸润与Hp感染有关系,临床应注意对Hp感染胃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根治.
作者:徐玉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的疼痛程度评分与舒适程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疼痛程度评分、舒适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25±0.97)d,对照组为(5.47±1.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眼部疼痛,改善术后舒适度,有效促进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工作坊培训模式在中医护理方案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7—9月我院外科1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名.对照组按传统理论授课的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按照理论学习、分析讨论、情景演示、总结汇报、点评小结步骤进行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两组均完成3个专科中医护理方案培训后,通过理论考试、技术运用及考核、辨证准确性的评价、护士满意度4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工作坊培训模式的观察组,护士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技术操作的应用、辨证能力的提高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护士对该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91.4%),总体效果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工作坊培训模式用于中医护理方案培训是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士中医护理工作能力.
作者:李素平;景春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运用内镜介入与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接受内镜下介入与PPI联合治疗(联合组),另外40例单纯行PPI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治疗时间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联合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治疗时间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介入与PPI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能有效降低止血时间、再出血风险和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蔡晓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接受胃癌根治术的64例胃癌患者,按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质量下降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体质量下降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舒;黄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116例输液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输液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03%,观察组为96.5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液过程中总不良反应率为25.86%,观察组为3.4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输液室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活动,能全面减少患儿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和配合度,有助于输液顺利进行,可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蔡华;顾丽亚;李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促进气血虚弱型初产妇产后泌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足月单胎阴道顺产气虚血弱型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产妇分娩时间顺序先后,选取其中38例作为对照组,另外4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分娩后30 min内予早期哺乳和饮食指导及生活护理.观察组产妇分娩后30 min内即实施穴位按摩法,分娩后8小时后开始使用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哺乳、饮食指导和生活护理同对照组,干预时间1周.对比两组产妇泌乳效果及产后母乳喂养率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产妇产前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泌乳素水平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3 d内日平均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半年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干预能显著促进气虚血弱型初产妇泌乳功能,达到早泌乳、多泌乳的效果,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韩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胃黏膜保护剂联合PPI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1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采用常规PPI三联疗法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效率分别为10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天时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黏膜保护剂联合PPI能够提高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秦建强;任倩;苏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在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分析探讨其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各血脂方面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加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桂春;郭志保;高龄燕;王明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