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玲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116例输液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输液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03%,观察组为96.5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液过程中总不良反应率为25.86%,观察组为3.4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输液室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活动,能全面减少患儿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和配合度,有助于输液顺利进行,可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蔡华;顾丽亚;李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运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行无痛人流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只采用丙泊酚麻醉,而观察组在使用丙泊酚的基础上,给予芬太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镇痛有效率等.结果 在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方面,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丙泊酚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同时使用太尼和丙泊酚,效果显著.
作者:马黎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研究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中的运用.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12月医学院见习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通过出科测试、临床难题的解决情况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中的运用效果评价.结果 在传染病学见习生出科测试传统试题中,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能力考核中,观察组的优势明显,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表示,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中能够提高学习兴趣、牢固掌握知识点能力、临床难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及意识.结论 典型病例资料库的建立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见习改革中的运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和较强的可行性.
作者:陈一晖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妇产科接收并行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1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作甲乙两组,每组各88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则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甲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9.09%,高于乙组1.14%;甲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分为(84.6±1.0)分,低于乙组的(98.6±1.2)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积极应用整体护理,不仅可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启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睡眠护理干预对老年谵妄患者临床症状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谵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谵妄量表分析系统(CAM-CR)评分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CAM-CR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谵妄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作者:钱仲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在新形势下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是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费医疗体系,而且是能够保障患者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体系.英国NHS体系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对居民就诊按需要提供,患者按疾病程度有序就医,90%的患者在社区进行诊断和治疗,文章从前NHS时代、初建阶段、服务机构及人员建设阶段和内部市场改革四个阶段对英国NHS体系发展进行纵向的梳理,期望对我国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有所启示.
作者:元瑾;张培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5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双色球分组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DVT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14.8%).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0.2±2.1)d短于对照组(19.1±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DVT,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魏剑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HAMA、HAMD评分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金萍;刘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均短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李发娟;任金翠;张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在隐性梅毒感染患者疗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隐性梅毒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36例中,治愈20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36例中,治愈17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隐性梅毒感染患者采取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可以使疗效明显提高,使患者预后得到保障.
作者:陆小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CT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疑似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床旁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设为超声组;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行CT检查进行复诊,设为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62例疑似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中,经手术证实60例为腹部损伤,另外2例为腹腔积液,超声组诊断符合率为78.33%,联合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CT能有效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符合率,且诊断效能较高,可为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秦燕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9月的100例口腔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护理满意率、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期愈合率以及口腔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口腔创伤患者术后愈合和口腔功能的恢复,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
作者:刘锋;张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疗效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骨科的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穴位按摩、功能康复、家属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疗效、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护理前后JOA和ODI评分.结果 干预组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JOA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提高LDH患者的手术疗效,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术后JOA评分,降低术后ODI评分,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王其花;郁静;尹继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胸腹腔镜和开胸治疗对早期食管癌中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胸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液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5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腹腔镜对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的创伤性较小,且恢复快.
作者:谷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鉴定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中药肉桂、食用桂皮对中草药来源、药物性状、显微镜观察、薄层色谱、桂皮醛的检查与内酯类检查实施鉴定,分析两种中药鉴定差异性.结果 中药肉桂、食用桂皮的药物来源、药物性状、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薄层色谱鉴定结果、桂皮醛鉴定结果与内酯类结果比较,差异明显.(1)中药肉桂的功效为助阳、活血通络与驱寒散痛等作用,食用桂皮的功效主要为驱寒、消肿与止泻、止痛等临床症状.(2)中药肉桂饮片平均的厚度为4.5毫米.食用桂皮平均的厚度为0.36毫米.(3)中药肉桂的纤维细胞表现出长梭形散布,食用桂皮的纤维细胞数量多并且呈现成群分布.(4)中药肉桂的横切面显微结果显示排列有多列木栓细胞.肉桂皮层细胞含有石细胞、分泌细胞等,肉桂韧皮细胞的排列呈现出放射状、油细胞数量较多.(5)薄层色谱结果显示:通过紫外线灯显示,中药肉桂多显示出蓝色斑点,蓝色斑点要比食用桂皮多,在中药肉桂当中存在红棕色斑点.桂皮醛检查结果:中药肉桂的粉末呈现出干状结晶,中药肉桂当中有桂皮醛存在.食用桂皮没有结晶存在,且不含有桂皮醛.(6)内酯类检查结果:中药肉桂结果显示呈现为橙色,且有丰富内酯类物.食用桂皮则无颜色,不含有内酯类的物质.结论 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临床药物使用时,需要对药物进行鉴定,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黄东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肺结核科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7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效果更佳.
作者:丁春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预混胰岛素与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在糖尿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至我院住院的围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胰岛素成本、耗材费用、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所需费用、胰岛素成本比,相比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取胰岛素泵注射治疗与常规组相比可达到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推荐作为首选方案.
作者:杨志贵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中的影响.方法 择取来医院就医的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11日—2017年1月26日,给予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探究手术前后嗅觉功能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鼻气道阻力评分.结果 手术后12周,轻度功能障碍嗅觉评分为(1.54±0.33)分、中度障碍评分为(2.54±0.36)分、重度障碍为(3.94±0.54)分、嗅觉丧失评分为(5.11±0.40)分,各评分优于手术前、手术后4周数据,同时鼻气道阻力评分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 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效果较为显著,对其嗅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朱井;王锦淳;陈奇志;吴胜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发展专科护理在为临床护士提供职业发展方向和提高护理质量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根据医院临床专科,设置专科护士岗位数,制订申报条件,采用申报制竞聘上岗.结果 激发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P<0.01);论文发表数逐年增加,2011年发表论文33篇,2012年发表论文59篇,2013年发表论文81篇,2014年发表论文89篇.结论 专科护士在推动专科护理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杨香玉;刘筱韵;居福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胃黏膜保护剂联合PPI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1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采用常规PPI三联疗法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效率分别为10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1天时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黏膜保护剂联合PPI能够提高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秦建强;任倩;苏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