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家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临床医学的见习教学应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模式。本文通过提出新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大纲基础,在临床见习中培养学生对内分泌科研的兴趣。
作者:马绍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查找,局部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18个实验结果均表示高血压使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法,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Meta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效果显著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方法,该实验结果需要进一步深究与验证。
作者: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如厕时间等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理念引入胆囊全切术中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褚琴;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9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尿潴留率为8.2%,导尿率为2.0%。对照组尿潴留率为21.6%,导尿率为10.8%。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以及导尿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可减少尿潴留和导尿率,减轻身体不适,保持良好的情绪。
作者:程春梅;孙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患有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实施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其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
作者:徐恒;于文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100例围术期心脏手术患者,为其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护理组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100例相同情况病患,使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在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手术辅助和疗效促进作用。
作者:刘美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组患者其血清中PSA水平、排尿梗阻症状以及疼痛情况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同时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持续组(P<0.05)。结论间歇性和持续性内分泌疗法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方面其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间歇性内分泌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和临床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魏广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患有血管性痴呆与其体内的神经束蛋白155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同种类型的大鼠60只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探究组大鼠制备成血管性痴呆模型,对照组仅进行对照手术并不制成血管性痴呆模型,探究两组患者神经束蛋白155表达程度。结果探究组研究对象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逃避潜伏期。结论大脑的神经束蛋白155参加机体血管性痴呆形成的机制的可能性大。
作者:李颖;潘成利;马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内科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在临床教学中实施导师制;实验组在实施导师制的基础上,采用PBL、SP和案例库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问诊和体格检查、胃镜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郭威;王秀清;王明涛;李国华;裴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11个月~6岁患儿脐环下方作一长约2 cm的弧形切口,切口两端分别置入一5 mm Trocar,分别于观察孔和操作孔Trocar处各置入腹腔镜和无损伤肠钳,由回盲部远端至近端探查到憩室包块后夹紧并固定包块及附近肠管。撤除气腹并适当扩大切口后将梅克尔憩室包块及附近肠管拖出切口外行切除吻合。结果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后3 d开始进流质饮食,4~6 d出院,无术后便血、肠损伤、脐部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疗效好,操作简单。
作者:孔萌;武玉睿;张士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神经缺损功能。
作者:郝静;牛智领;刘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使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率是94%,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4%,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4%出现了伤口感染情况,对照组34%出现了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感染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姜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方法选择812份标本血液、尿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检测812份培养标本,分离病原菌175株,阳性率为21.5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4.00%,革兰阳性菌占43.43%,真菌占12.57%。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均较敏感;阿莫西林对对肠球菌较敏感。结论根据药物敏感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王淼;齐弋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4例作为究活动对象。在两组患儿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湿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持续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过程中,辅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
作者:吕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23 G微创与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行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病变,术后局部瘢痕轻、眼部炎症反应轻、恢复快,疗效优于传统20 G玻璃体手术。
作者:门愿如;吴红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活动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促进性作用。
作者:崔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治疗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25例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要点。结果125例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119例顺利治愈,1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大便有不尽感,3例尿潴留,住院日3~9 d,平均住院日(5.1±2.1)d。结论护士做好围手术期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宁向君;田智慧;杨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联合高压氧以及分别使用纳美芬、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纳美芬组。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并且联合高压氧治疗,纳美芬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纳芙芬注射液并且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以及3个月后GO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纳美芬组较纳洛酮组治疗14 d后格拉斯哥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优于纳洛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作者:韩东;宋伟;夏国庆;张彦杰;祝启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3%,优于对照组的82.69%(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疾病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
作者:吴瑞芹;吕维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结果32例(58.1%)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20例(36.4%)老年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治疗,放弃治疗的患者3例(5.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能够改善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
作者:杨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