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君;田智慧;杨晓燕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棒在治疗慢性牙周脓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牙周脓肿的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其他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其他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慢性牙周脓肿疗效优于甲硝唑棒,且预后良好。
作者:马涛;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CS)的节约用血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液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患者110例,使用CS行术中血液回收。结果共回收浓缩红细胞悬液87560 ml,平均每例(796±20) ml。自体输血量占总的输血量的57%~88%,异体输血率为5%~100%。结论术中使用CS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库血的需求量。
作者:赵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型颌骨囊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感染以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率、术后感染率以及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邵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补肾育子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补肾育子汤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 BBT指标,流产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育子汤能够通过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平衡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有助于孕卵着床,降低流产率。
作者:孙秋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了解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双语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苏强;李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影响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21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全麻方式下行4孔或者3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管理配合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考核成绩为护理技能(93.2±1.9)分,责任意识(91.7±2.1)分,高于对照组的(81.7±1.1)分和(78.2±1.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74.5%,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引入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满意度,大限度地提升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技能的要求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作者:高永莲;孙海英;孙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当中的医学美学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结合医学美学技术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5.45%的患者出现牙体折裂,有7.27%的患者出现炎症、疼痛;对照组12.00%的患者出现牙体折裂,20.00%的患者出现炎症、疼痛,实验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高达98.18%,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结合医学美学技术不仅能够提高修复效果,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可提高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
作者:李智永;杜太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100例围术期心脏手术患者,为其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护理组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100例相同情况病患,使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在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手术辅助和疗效促进作用。
作者:刘美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ICU实施护理集束干预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ICU患者88例,根据时间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集束干预策略。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实验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实施护理集束干预策略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VAP发生。
作者:张艳萍;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23 G微创与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行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病变,术后局部瘢痕轻、眼部炎症反应轻、恢复快,疗效优于传统20 G玻璃体手术。
作者:门愿如;吴红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门诊首次换药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焦虑发病率为33.9%,对照组为56.5%,两组焦虑发病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下降, P<0.01,但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换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病率,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感。
作者:陈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技术的提升提供基础。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20例患者进行活体诊断,并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超声心动图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超声心动图的准确性100.0%。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可应用在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是疾病诊断的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赵世佳;杨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药物分析中的快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检测中,且获得较好的进步与发展,该技术不仅可达到药物检测的迅速性、稳定性,还可以动态分析检测范围内的药物残留物、体内药物代谢物与临床诊断。本研究以快速检测为基准,分析其在现代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日后分析临床药物提供可参考依据与方法。
作者:徐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9%,对照组为87.9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进行妊娠并且患有子宫肌瘤,在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过程中发现肌壁间肌瘤21例,浆膜下肌瘤12例患者,肌壁间合并浆膜下肌瘤10例,多发性肌瘤8例,黏膜下肌瘤3例,1例患者肿瘤数目可达到4个,肿瘤大小0.5~7.5 cm,在手术当中失血量均为350 ml,手术当中新生儿均存活,在产后对产妇进行检测发现子宫恢复良好。结论剖宫产手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可同时进行。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喉罩通气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喉罩通气)和对照组(气管插管),各43例,比较麻醉效果。结果插管(罩)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运用喉罩通气麻醉显著。
作者:张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借助组织化学方法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和程度显示出来,以期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效果。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较复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均可能导致结果不理想,尤以组织的固定、脱水、包埋等过程对抗原的保存为关键。
作者:于立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接受CT诊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根据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常规止血和抗感染治疗,术后24 h对患者接受CT诊断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的CT会出现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特征,可以以此作为诊断标准,早期确诊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孙铁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000份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临床检验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检验中的各种因素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00份接受检验的尿液标本中,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共计32份,不合格率为3.2%,不合格原因中以标本检验不当和采集前的准备不当所占的比例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尿液检验的过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发生误差。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规范处理,对于降低尿液分析不合格率,提高实验室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原淑慧;亓志鹏;王喜钟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