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试验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7.6%,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9%,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症状临床中可以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其治疗效果比丹参注射液优秀,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张春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彭国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自愿进行早期妊娠终止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每天2次;观察组组治疗前2 d仅服用米非司酮25 mg,每日2次,并于第3 d起服用米索前列醇0.6 mg,每日一次。在治疗3 d后入院检查阴道出血以及宫内情况等。结果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妊娠终止情况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终止早期妊娠,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明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回顾性分析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76.38±19.32)min;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2.32±3.21)h;平均ICU停留时间(3.11±0.57)d;平均住院时间(17.32±3.21)d。心绞痛症状缓解或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方案首选。
作者:杨殿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 C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住院的113例EH合并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告知控制血压的常规方法,联合应用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三种药物治疗。结果113例EH合并CHD患者中显效77例,好转2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90.27%。结论联合应用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EH合并CHD,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中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输尿管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HLL)对输尿管结石(UC)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9月我院UC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分别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及HLL,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碎石成功率为97.7%,高于对照组79.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低于对照组32.5%(P<0.05)。结论应用HLL治疗UC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孟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查找,局部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18个实验结果均表示高血压使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法,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Meta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效果显著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方法,该实验结果需要进一步深究与验证。
作者: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细节管理应用于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2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管理和细节管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健康教育知晓率92.19%,高于对照组73.44%,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秋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胎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胎黄的新生儿8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疗效以及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36/44)。血清胆红素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治疗组短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恢复水平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胎黄能够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成像技术应用于肺栓塞临床诊断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44例肺栓塞患者,经GE Discorvery能谱CT对患者实施扫描检查,分析扫描诊断结果。结果44例肺栓塞患者中42例均能实现清晰显影;44例研究对象的肺动脉CTPA发现肺栓塞共计248处。结论针对肺栓塞患者,选择宝石能谱成像技术进行检查,能够获得良好的显影效果,确定肺栓塞发生部位以及栓塞数量。
作者:金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23 G微创与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行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病变,术后局部瘢痕轻、眼部炎症反应轻、恢复快,疗效优于传统20 G玻璃体手术。
作者:门愿如;吴红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采用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放式及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并比较两组5年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5/1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复发率1%(1/100),低于对照组的10%(1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瑶强;于福翔;曲瑞新;李中国;陈大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接受CT诊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根据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常规止血和抗感染治疗,术后24 h对患者接受CT诊断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的CT会出现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特征,可以以此作为诊断标准,早期确诊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孙铁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盆环骨折的临床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盆环骨折患者36例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骨盆环骨折患者36例,经治疗手术复位满意34例,移位小于4 mm,不满意2例。结论手术内固定对骨盆稳定有利,方便患者早期活动。其次是经髂骨体的不稳定骨折。C3型骨折属于髋部骨折,应按髋部骨折治疗。手术时机,一般应在骨折损伤后一周左右进行为宜。
作者:宋智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重度痔疮应用PPH术治疗的综合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治疗的重度痔疮患者144例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PPH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PPH术治疗重度痔疮患者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宋博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复杂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9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选择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对手术后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逐渐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应选择腹腔镜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强。
作者:缑卫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该病由耳道感染引起,发病率高,易复发,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耳痛、耳鸣、鼓膜穿孔甚至听力障碍;科学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该病转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将结合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原则,对该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疼痛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能有效的减轻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
作者:孟宪宇;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对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进行诊断时动态和常规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140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B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 A组晕厥病因检出率为32.86%(23/70),B组检出率为37.14%(26/70),两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和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均有不同的优势,但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优势更加明显。
作者:王善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