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李硕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 护理, 患者
摘要: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该病由耳道感染引起,发病率高,易复发,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耳痛、耳鸣、鼓膜穿孔甚至听力障碍;科学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该病转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将结合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原则,对该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芍药散对激素治疗的阿霉素肾病幼鼠骨保护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激素治疗的阿霉素肾病幼鼠骨保护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8只幼鼠分为4组,实验2周,测定幼鼠尿蛋白定量及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结果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尿蛋白逐渐增高,治疗组及西药组尿蛋白逐渐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西药组骨保护素进行性降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骨保护素缓慢升高。结论当归芍药散联合甲泼尼龙片对阿霉素肾病幼鼠尿蛋白有降低作用,可能有升高阿霉素肾病幼鼠骨保护素的作用。

    作者:边毅;张天照;仲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方法及疗效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由于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197例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中2例进行了再次开胸止血,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很好。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佟春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PH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治疗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25例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要点。结果125例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119例顺利治愈,1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大便有不尽感,3例尿潴留,住院日3~9 d,平均住院日(5.1±2.1)d。结论护士做好围手术期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宁向君;田智慧;杨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评价胱抑素C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量61例脑梗死患者和58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血压及血糖、血脂、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部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0.83±0.45)mg/L,高于对照组(0.68±0.19)mg/L(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CRP、颈动脉IMT、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正相关(r=0.653,P<0.001;r=0.556,P<0.001;r=0.266,P=0.038),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r=-0.253, P=0.049);与其他各指标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CRP、颈动脉IMT是影响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并且与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紊乱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任海艳;贾纪荣;刘政;闫海鹏;薛小慧;徐媛琴;孙俊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剂方案,对照组加用益气养阴之中药汤剂,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改变情况。结果依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有效率为7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积分为(29.7±4.6)分,治疗后积分为(12.4±3.8)分,对照组治疗前积分为(28.4±5.2)分,治疗后积分为(19.7±4.4)分。二者治疗后积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法能有效改善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胜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

    目的:对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进行妊娠并且患有子宫肌瘤,在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过程中发现肌壁间肌瘤21例,浆膜下肌瘤12例患者,肌壁间合并浆膜下肌瘤10例,多发性肌瘤8例,黏膜下肌瘤3例,1例患者肿瘤数目可达到4个,肿瘤大小0.5~7.5 cm,在手术当中失血量均为350 ml,手术当中新生儿均存活,在产后对产妇进行检测发现子宫恢复良好。结论剖宫产手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可同时进行。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门诊首次换药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门诊首次换药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焦虑发病率为33.9%,对照组为56.5%,两组焦虑发病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下降, P<0.01,但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换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焦虑的发病率,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减轻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感。

    作者:陈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使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率是94%,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4%,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4%出现了伤口感染情况,对照组34%出现了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感染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姜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现代药物分析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现代药物分析中的快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检测中,且获得较好的进步与发展,该技术不仅可达到药物检测的迅速性、稳定性,还可以动态分析检测范围内的药物残留物、体内药物代谢物与临床诊断。本研究以快速检测为基准,分析其在现代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日后分析临床药物提供可参考依据与方法。

    作者:徐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规范化管理医院药库的工作方法

    医院药库管理是现代医院实现规范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从实际工作来看,保证供给药物的及时性、控制药品积压和保证药品的合格率等是药库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本次研究将从药材采购、验收入库、有效期管理和不合格管理四个方面对当前医院药库管理的工作进行阐述,以提高我院药库管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丁玉年;吴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肾嫌色细胞癌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30例肾嫌色细胞癌均为单侧发病,右肾14例,左肾16例,20例病灶平扫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4例病灶出现钙化点;6例呈囊实性混杂密度,其中1例瘤体同时见钙化和囊变。其中13例瘤体实性成分均轻至轻中度强化,5例瘤体呈明显边缘强化,5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5例病灶内可见无强化瘢痕,2例可见中心轮辐状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嫌色细胞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论中药治疗慢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活动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促进性作用。

    作者:崔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对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技术的提升提供基础。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20例患者进行活体诊断,并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超声心动图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超声心动图的准确性100.0%。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可应用在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是疾病诊断的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赵世佳;杨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非手术治疗探析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结果32例(58.1%)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20例(36.4%)老年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治疗,放弃治疗的患者3例(5.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能够改善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

    作者:杨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首诊首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首次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7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心理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躯体形式障碍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时需要加强心理治疗工作,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作者:王晓宏;梁昆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认知干预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认知干预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4例乙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行认知干预。对比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对治疗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有效提高乙肝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神经缺损功能。

    作者:郝静;牛智领;刘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复杂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复杂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9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选择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对手术后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逐渐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应选择腹腔镜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强。

    作者:缑卫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肺癌骨转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疼痛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能有效的减轻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

    作者:孟宪宇;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矮小症儿童血清内IGF-1、IGFBP-3检测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析矮小症儿童血清内IGF-1、IGFBP-3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矮小症儿童,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验血清内IGF-1、IGFBP-3等指标。结果 ISS组、PGHD组、CGHD组儿童的血清IGF-1、IGFBP-3等参数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矮小症儿童全面检测IGF-1、IGFBP-3等指标可促进机体GH分泌情况获得全面反映,可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赖辉添;黄秋生;黄柏青;傅清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