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春盛
目的:对23 G微创与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对照组行20 G玻璃体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病变,术后局部瘢痕轻、眼部炎症反应轻、恢复快,疗效优于传统20 G玻璃体手术。
作者:门愿如;吴红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重度窒息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临床体征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度窒息新生儿磷酸肌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田凤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方法收集我2014年6月~2014年12月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66例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为急性单纯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0例。结论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精准,方便快捷,无创,能在临床的诊断及手术时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应用有序化心理干预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不同焦虑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依照焦虑程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序化心理干预,一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指标差异和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和焦虑状态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情绪指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的冠心病患者采取有序化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李艳鑫;王宪沛;方慧玲;杨柳;许小丽;刘亚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10例进行单纯的西药治疗。将两组的终疗效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心脏早搏患者接受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的106例心脏早搏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接受稳心颗粒治疗时,每天3次,每次9 g,四周一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中的治疗有效率是91.51%,其中,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1.07%,房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2.86%,房性早搏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共出现了6例不良反应病例,4例头晕和2例胸闷病例,未出现心律失常。结论稳心颗粒对于心脏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其治疗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戴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进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由于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197例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其中2例进行了再次开胸止血,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很好。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佟春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位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式,实验组使用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情况、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统意义。结论使用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脑血栓患者护理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许晓崴;赵冬梅;刘一婷;黄国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疼痛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能有效的减轻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
作者:孟宪宇;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先兆流产94例孕妇使用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中选取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94例。A组使用地屈孕酮治疗,B组使用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孕妇流产情况、继续妊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孕妇的保胎成功率93.62%,高于B组孕妇81.91%,A组孕妇流产率6.38%,低于B组孕妇18.09%,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先兆流产孕妇使用地屈孕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孕妇先兆流产情况,提升其保胎成功率。
作者:吕向红;王彩霞;陈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作为观察组,使用甲巯咪唑片口服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针对性的进行剂量调整,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同期选取40例接受降糖药口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7.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较为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抗甲亢和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控制和甲亢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好。
作者: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病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使用。方法对60位危重患者在气道管理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和鼻气管插管等临床措施,对比研究使用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气。结果全部患者中有30例腹部感染,通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得到有效的控制,使用鼻气管插管以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都1次完成,在操作之前以及之后动脉血气具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病患者气道管理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才旭;沈维;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疝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收的72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观察两组效果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疝气,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且手术后并发症少,使患者较快的恢复。
作者:郭二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分析普通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行普通喉罩通气麻醉,常规组行气管内插管通气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后,实验组MAP、HR无明显变化,常规组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中行喉罩通气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丁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对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进行诊断时动态和常规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140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B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 A组晕厥病因检出率为32.86%(23/70),B组检出率为37.14%(26/70),两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和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均有不同的优势,但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优势更加明显。
作者:王善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剂方案,对照组加用益气养阴之中药汤剂,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镜改变情况。结果依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有效率为7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积分为(29.7±4.6)分,治疗后积分为(12.4±3.8)分,对照组治疗前积分为(28.4±5.2)分,治疗后积分为(19.7±4.4)分。二者治疗后积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法能有效改善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胜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将两社区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访视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庭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庭访视护理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性,提升家庭功能,效果突出。
作者:杜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23%,优于对照组的82.69%(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疾病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
作者:吴瑞芹;吕维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接受CT诊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根据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常规止血和抗感染治疗,术后24 h对患者接受CT诊断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的CT会出现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特征,可以以此作为诊断标准,早期确诊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孙铁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采用腹腔镜及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采取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开放式及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并比较两组5年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5%(5/1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复发率1%(1/100),低于对照组的10%(1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可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瑶强;于福翔;曲瑞新;李中国;陈大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