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屈孕酮治疗94例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吕向红;王彩霞;陈楠

关键词:先兆流产, 地屈孕酮, 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先兆流产94例孕妇使用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中选取1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94例。A组使用地屈孕酮治疗,B组使用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孕妇流产情况、继续妊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孕妇的保胎成功率93.62%,高于B组孕妇81.91%,A组孕妇流产率6.38%,低于B组孕妇18.09%,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先兆流产孕妇使用地屈孕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孕妇先兆流产情况,提升其保胎成功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联合单/双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联合单侧及双侧椎弓根固定,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MI-TLIF联合单侧及双侧椎弓根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差异,并随访1年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融合率分别为93.3%、96.7%,均高于对照组86.7%、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对机体创伤小。

    作者:杨十俊;徐辉;缪华;凌云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于两组都先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再应用普罗帕酮开展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相应的症状与体征都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并发快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可有效而安全的用于对患者的抢救。

    作者:吕发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研究2015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有效率高。

    作者:孟桢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奥曲肽联合GEMOX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GEMOX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GEMOX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加用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发、贫血、呕吐恶心、腹泻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晚期胰腺癌患者奥曲肽联合GEMOX方案化疗治疗,可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作者:高冬冬;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析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析急诊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6例,依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急诊内科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性效果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急诊内科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井先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厄洛替尼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厄洛替尼临床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规律。方法使用检索的方式对具有关键词“厄洛替尼”“不良反应”“规律”“特点”等的研究报道和资料进行查阅,共选取了180篇,180例患者,分析厄洛替尼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部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病情为肺癌、胰腺癌、喉癌、胃癌、口腔癌。男性比女性多,患者每天使用150 mg的厄洛替尼和其他药物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用药。不良反应没有规律性,以皮肤系统不良反应为主,42.22%的患者出现该类不良反应症状,39.44%的患者出现了消化系统症状,18.34%的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生殖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时候,需要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合理用药,提前预防不良反应,能够提升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方法选择812份标本血液、尿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检测812份培养标本,分离病原菌175株,阳性率为21.5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4.00%,革兰阳性菌占43.43%,真菌占12.57%。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均较敏感;阿莫西林对对肠球菌较敏感。结论根据药物敏感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王淼;齐弋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延伸护理在狼疮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狼疮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30例狼疮肾病患者应用免疫制剂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同时加以用药、心理、健康指导及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等延伸护理干预手段加强对疾病发作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结果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出院后随访3~4年,2例出院半年后复发,预后良好。结论延伸护理干预措施可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病情并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9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尿潴留率为8.2%,导尿率为2.0%。对照组尿潴留率为21.6%,导尿率为10.8%。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以及导尿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可减少尿潴留和导尿率,减轻身体不适,保持良好的情绪。

    作者:程春梅;孙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网络的《儿童保健学》PBL教学的实施与问题思考

    儿童保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探讨基于网络的《儿童保健学》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积累经验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基于网络的《儿童保健学》的PBL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萱;袁心刚;胡燕;刘晓;蒋志阳;代英;陈立;程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培养见习生的内分泌科研兴趣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临床医学的见习教学应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模式。本文通过提出新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大纲基础,在临床见习中培养学生对内分泌科研的兴趣。

    作者:马绍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纳洛酮和纳美芬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联合高压氧以及分别使用纳美芬、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纳美芬组。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并且联合高压氧治疗,纳美芬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纳芙芬注射液并且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以及3个月后GO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纳美芬组较纳洛酮组治疗14 d后格拉斯哥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优于纳洛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作者:韩东;宋伟;夏国庆;张彦杰;祝启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各个环节中的护理体会。结果83例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未出现排尿困难、感染等并发症,无护理相关并发症。除3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取石之外,其余8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住院时间为(6.5±1.3) d。结论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联合科学的护理配合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郭新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用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与介入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介入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6%,总有效率为95.4,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和介入治疗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足,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作者:张磊;穆永旭;闫瑞强;李启民;何俊峰;刘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如厕时间等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理念引入胆囊全切术中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褚琴;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例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MRI检查均显示均匀强化,肿瘤直径(1.27±0.31)cm,10例边界清晰,11例血流信号丰富,5例T1WI长信号和8例T2WI短信号;3例行次切手术,10例行全切手术,术后给予放化疗辅助治疗,随访结束时3例病情稳定,6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结论 MRI可以对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准确诊断,外科全肿瘤切除术和放化疗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预后仍较差。

    作者:周辉;王俊宽;周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查找,局部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18个实验结果均表示高血压使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法,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Meta检查分析可以发现,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效果显著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方法,该实验结果需要进一步深究与验证。

    作者: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CT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接受CT诊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根据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常规止血和抗感染治疗,术后24 h对患者接受CT诊断的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脑疝术后脑梗死早期患者的CT会出现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特征,可以以此作为诊断标准,早期确诊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孙铁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灌流式洗胃联合重复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灌流式洗胃联合重复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急诊ICU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38例,治疗组采用灌流式洗胃联合重复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未采用此办法。结果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9例,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类患者采用灌流式洗胃联合重复HP治疗的办法清除体内毒物,疗效显著。

    作者:邱立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试验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7.6%,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9%,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症状临床中可以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其治疗效果比丹参注射液优秀,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张春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