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邵敏

关键词:开窗减压术, 大型颌骨囊肿,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型颌骨囊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感染以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率、术后感染率以及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复发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窝沟封闭治疗早期窝沟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窝沟封闭剂对早期窝沟龋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早期窝沟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窝沟封闭剂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应用光固化流体树脂)及对照组(应用可见光固化剂),各46例。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及疗效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9.29%,高于对照组95.10%(P<0.05)。观察组疗效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光固化流体树脂作为窝沟封闭剂治疗早期窝沟龋疗效更佳。

    作者:彭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采用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乳腺有肿物触及的患者39例,病灶共45个,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依据病灶区颜色采取5分法评估。结果经病理和手术检查,证实31个病灶为良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22个,>4分9个,分别占70.9%,29.0%;14个恶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2个,>4分12个,分别占14.3%,85.7%。恶性组中4~5分率为85.7%,高于良性组29.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拓展了超声诊断范围,使常规超声的不足得以弥补,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上价值显著,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时,仍有一定误诊率,需与多种超声诊断手段结合,行综合评估。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足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足康复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康复治疗的8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舒适护理组,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0%,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0.0%,舒适护理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冯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根据2012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的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抗结核治疗方式,观察组除此之外增加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患者进行18个月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情况为观察组较为优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可以选择左氧氟沙星治疗,其具有比较高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率,患者的预后效果好。

    作者:张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4例作为究活动对象。在两组患儿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湿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持续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过程中,辅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

    作者:吕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000份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临床检验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检验中的各种因素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00份接受检验的尿液标本中,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共计32份,不合格率为3.2%,不合格原因中以标本检验不当和采集前的准备不当所占的比例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尿液检验的过程中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发生误差。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规范处理,对于降低尿液分析不合格率,提高实验室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原淑慧;亓志鹏;王喜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对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技术的提升提供基础。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20例患者进行活体诊断,并与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超声心动图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超声心动图的准确性100.0%。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可应用在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是疾病诊断的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赵世佳;杨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对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可明显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减轻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刘化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缺血性肠炎患者中应用血塞通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血塞通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缺血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肠炎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丹参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塞通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缺血性肠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雅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方法选择812份标本血液、尿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检测812份培养标本,分离病原菌175株,阳性率为21.5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4.00%,革兰阳性菌占43.43%,真菌占12.57%。头孢他啶对肺炎克雷伯菌均较敏感;阿莫西林对对肠球菌较敏感。结论根据药物敏感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可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王淼;齐弋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TT指标时间均比对照组长,且FBI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常频呼吸机与高频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并分析常频呼吸机和高频呼吸机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4例早产儿伴随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频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高频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高频呼吸机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的呼吸功能改善。

    作者:王一川;刘晓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行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行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70.59%,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中运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卡维地洛效果更佳,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作者:梁魏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纳洛酮和纳美芬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联合高压氧以及分别使用纳美芬、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纳美芬组。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并且联合高压氧治疗,纳美芬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纳芙芬注射液并且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格拉斯哥评分以及3个月后GO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纳美芬组较纳洛酮组治疗14 d后格拉斯哥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优于纳洛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作者:韩东;宋伟;夏国庆;张彦杰;祝启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培养见习生的内分泌科研兴趣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临床医学的见习教学应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模式。本文通过提出新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大纲基础,在临床见习中培养学生对内分泌科研的兴趣。

    作者:马绍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型颌骨囊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感染以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率、术后感染率以及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邵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实施护理集束干预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ICU实施护理集束干预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ICU患者88例,根据时间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集束干预策略。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实验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实施护理集束干预策略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VAP发生。

    作者:张艳萍;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剖析。结果患者机体凝血状态、导管材质及型号、血管壁受损程度、导管尖端位置等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有目的性的规避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王祎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矮小症儿童血清内IGF-1、IGFBP-3检测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析矮小症儿童血清内IGF-1、IGFBP-3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矮小症儿童,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验血清内IGF-1、IGFBP-3等指标。结果 ISS组、PGHD组、CGHD组儿童的血清IGF-1、IGFBP-3等参数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矮小症儿童全面检测IGF-1、IGFBP-3等指标可促进机体GH分泌情况获得全面反映,可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赖辉添;黄秋生;黄柏青;傅清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乳腺癌运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和化疗联合治疗乳腺癌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新锋;郭宏强;李宁;邓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