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化文

关键词: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精神状态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对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可明显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减轻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3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7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重症监护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症状,促使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比较普通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分析普通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行普通喉罩通气麻醉,常规组行气管内插管通气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后,实验组MAP、HR无明显变化,常规组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中行喉罩通气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丁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PANSS评分有所降低,但两组SPANSS评分降低情况相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总发生率来看无较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均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具体发生情况不同,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特性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安全性,使疗效得到大发挥。

    作者:孟宪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各个环节中的护理体会。结果83例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未出现排尿困难、感染等并发症,无护理相关并发症。除3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取石之外,其余8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住院时间为(6.5±1.3) d。结论经皮肾镜超声碎石取石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联合科学的护理配合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郭新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护理策略

    目的:探究医院内镜清洗护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依照有关要求对50家医院的消化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在消毒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结果50家医院清洗仪器不健全,护士操作流程不规范,需要完善消毒监管体系,并且培养护士的消毒技术,以达到基本的消毒要求。结论重视并解决消化内科清洗消毒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意义重大。

    作者:夏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目的:探析放置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并提出相关防治对策。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的80例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妇女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结果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常见并发症为感染、IUD嵌顿和异位、子宫穿孔、出血、疼痛等。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从根本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丁国文;杜株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型颌骨囊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感染以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率、术后感染率以及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邵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5年7月普外科收治的8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普外科择期手术,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吴晓娟;王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自愿进行早期妊娠终止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每天2次;观察组组治疗前2 d仅服用米非司酮25 mg,每日2次,并于第3 d起服用米索前列醇0.6 mg,每日一次。在治疗3 d后入院检查阴道出血以及宫内情况等。结果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妊娠终止情况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终止早期妊娠,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明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联合单/双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联合单侧及双侧椎弓根固定,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MI-TLIF联合单侧及双侧椎弓根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差异,并随访1年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融合率分别为93.3%、96.7%,均高于对照组86.7%、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对机体创伤小。

    作者:杨十俊;徐辉;缪华;凌云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196例,调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继发颅内感染发生的各种因素。结果196例患者中有41例(20.92%)患者继发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进行脑室外引流、手术的部位、手术时间、清洁手术等均会导致继发颅内感染。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应做到防止脑脊液漏,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等,能有效的减少颅内继发感染。

    作者:李涛;张峰;刘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试验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7.6%,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9%,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症状临床中可以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其治疗效果比丹参注射液优秀,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张春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剖析。结果患者机体凝血状态、导管材质及型号、血管壁受损程度、导管尖端位置等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结论有目的性的规避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PICC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王祎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于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腹部创伤中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行腹部创伤治疗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诊断,对比分析CT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结果通过CT诊断后,47例患者表现出肾脏损伤、肝损伤、脾损伤、肠道损伤及腹膜后出血,例数分别为7、13、16、6、5。与手术结果对比,45例患者CT诊断结果与之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5.74%(45/47),2例误诊,误诊率为4.26%,主要因为血管损伤或多发性损伤而导致误诊。结论在腹部创伤中采取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地参考依据。

    作者:任悠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术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行有效术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可减少出血量,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作者:张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实施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腔镜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需时、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以及恢复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但观察组手术需时、引流时间以及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镜术治疗,能够效改善手术情况,加快术后恢复,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张典;张晓;余向东;邱宁;郎保平;肖鹏;靳超;张超;薛金良;蔡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4例作为究活动对象。在两组患儿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湿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持续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过程中,辅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

    作者:吕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肿瘤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54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治疗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优于开颅夹闭术,可有效促进治愈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使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试验组的有效率是94%,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4%,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试验组4%出现了伤口感染情况,对照组34%出现了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感染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姜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慢性肺气肿内科治疗方案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治疗组使用内科有效治疗方案,并使用阿斯美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斯美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对照组有一定的改善,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肺气肿疾病可以使用内科有效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好,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邓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