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RP和PCT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张佳夫;李艳玲

关键词:血流感染, C 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血培养, 革兰染色
摘要: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7例发热患者根据血培养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外周血 CRP 和 PCT 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对血培养阳性患者根据病原菌革兰染色分为革兰染色阳性组和革兰染色阴性组,并进行 CRP 和 PCT 定量检测。结果阳性组 PCT 阳性率(99.16%)高于阴性组(30.61%)(P <0.05);阳性组 CRP 和 PCT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 <0.05);革兰阳性组 PCT 水平(3.48±1.15) ng/ml 低于革兰阴性组(7.08±0.67)ng/ml(P <0.05)。结论 CRP 和PCT 均可作为初步判断血流感染的指标,但 PCT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 PCT 水平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均分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未予以新辅助化疗)和研究组25例(术前2周实施新辅助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存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与中位生存期长(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发症少。

    作者:边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普外科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

    目的:应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未实行品管圈活动的40例普外科 ICU 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实行品管圈活动的48例普外科 ICU 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37.5%,实施品管圈管理后,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4.2%,达到目标计划<5%,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比较(χ2=15.554,P <0.05),经过品管圈的管理,提高了圈内员工的自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作热情,使医院的整体护理效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结论应用品管圈对降低普外科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作用效果明显。

    作者:鞠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服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儿科就诊的135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贴敷,对于小儿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快速改善患儿的症状、缓解痛苦。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4年8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纳入患者89例,分别以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对义齿进行黏固。结果随访3个月,评价修复效果,观察组种植体松动、口腔黏膜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种植后维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可用于种植体固定、义齿修复,可增进修复效果,远期口腔健康状态更好,但维护次数较多。

    作者:陈秋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3.0T磁共振DWI在胃癌诊断中弥散敏感系数选择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3.0T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胃癌诊断中合适的弥散敏感系数(b 值)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变患者的 MRI 原始资料,包括常规 MRI 和不同 b值的 DWI(b 值为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000 s/mm2)。运用 Philips ADW 4.2工作站,分析记录不同 b 值胃癌与正常胃壁的 ADC 值,计算不同 b 值时测得的胃癌 ADC 值与正常胃壁 ADC值的差异,后运用统计学分析确定合适的 b 值。结果当 b=0,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000 s/mm2时,胃癌 ADC 值平均值分别为:(1.637±0.796)、(1.299±0.625)、(1.356±0.538)、(1.209±0.510)(×10-3 s/mm2),均小于正常胃壁 ADC 值平均值:(3.042±1.562)、(2.644±0.807)、(2.321±0.689)、(2.065±0.496)(×10-3 s/mm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 b=0,400 s/mm2、600 s/mm2时胃癌与正常胃壁的 ADC 值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3.0T 磁共振弥散加权诊断胃癌时,b 值为600 s/mm2时胃癌与正常胃壁 ADC 值差异显著,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受血流灌注及 T2投射效应影响更小,测得的 ADC 值更接近组织的真实扩散值,可作为较合适的成像 b 值。

    作者:赵国胜;马恩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对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6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依据病因的不同分成心源性肺水肿组和重症肺炎组,接受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心源性肺水肿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临床作用

    目的:研究心电图用于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4~2015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电图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60例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将患者的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判断心电图对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和造影检查结果差异 P >0.05。结论将心电图用于急性下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罪犯血管预测中,其临床预测价值显著。

    作者:张新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通过分析总结我校2012级三年制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探讨三年制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并针对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解决办法,以提升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兰;曹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普通针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6~12月收治的6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普通针刺。治疗周期45 d,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评测(PDMS-2粗大运动量表分测验包括反射、姿势、移动及实物操作四项)及肢体活动时肌电电位变化平均肌电值(AEMG)。结果45 d 后,观察组PDMS-2分测验百分位及 AEMG 值[(9.80±3.70)%、(12.50±3.90)%、(12.80±2.40)%、(13.10±3.45)%及(11.05±2.50)μV]均优于对照组[(7.84±3.05)%、(9.35±3.43)%、(10.05±3.21)%、(11.10±4.20)%及(13.95±2.05)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通针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肯定。

    作者:段佳丽;陈白云;高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Ethibond线与钛缆用于保留单侧韧带肌肉复合体椎板成形术(PMLC)的短期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 Ethibond 线与钛缆用于 PMLC 的近期疗效。方法2014年6~12月,65例 CSM 患者随机分 Ethibond 线组和钛缆组行PMLC,比较术前、术后3、12个月的颈部疼痛 VAS 评分、脊髓功能JOA 评分、术前、术后颈椎活动度、过屈/过伸位曲度,CT 观察棘突-椎板愈合情况。结果 Ethibond 线组术后3个月、12个月颈部过屈/过伸位曲度、活动度及 VAS 疼痛评分优于钛缆组(P=0.02,0.01,0.03,0.00);棘突-椎板愈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Ethibond 线和钛缆用于 PMLC,在脊髓功能恢复、保留颈椎运动功能、棘突-椎板愈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刘合庆;步国强;于剑;张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并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5例,其中2014年1~10月9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1月~2015年10月9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后延续性护理。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FACT-B 评分5个领域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 FACT-B 评分5个领域得分、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燕;刘丽娟;王理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成人开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对七氟醚与丙泊酚在成人开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将52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分成七氟醚组与丙泊酚组。结果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 组不良反应率低于 S 组(P <0.05)。结论对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应用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效果较好。

    作者: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拥有更好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阑尾炎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急性阑尾炎54例,经单盲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住院日短,并发症率低,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田艳秀;孙丽娜;陈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及其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已确诊的212例 GIST 和 EGIST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中,GIST 患者以低度危险和高度危险为主,EGIST 患者以高度危险为主。CD117检测阳性率为99.06%,DOG-1阳性率为97.17%,联合检测 CD117、DOG-1共同阳性率为96.23%。结论 GIST较 EGIST 多见,EGIST 恶性程度更高,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袁媛;李健;周炳喜;程黎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雌激素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

    近年来,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尤其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结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雌激素和该疾病的相关性,并综述雌激素替代疗法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李娜;马强;蒋志宏;代玥;高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64例,对选取的患者行头部电针透刺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脑电图异常率为15.62%,同时,患者治疗后的 HAMD 评分和 SD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部电针透刺用于64例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术前确诊依据腰椎间盘CT和腰椎MRI,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后路椎板间开窗术,2例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2例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固定术。结果31例患者腰腿痛症状在手术后均立即改善,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患者功能评价在术后3月进行,其中优2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达96.8%。结论 CT 和 MRI 是诊断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靠手段,是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可靠依据,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郝成俊;崔丙军;陈磊;崔文峰;杨磊;赵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防护治疗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防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将其接受防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骨髓损伤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8.75%,且患者骨髓损伤情况得到明显好转,按 Frankel 分级治疗前后各级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采取防护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改善患者骨髓损伤情况效果较好。

    作者:王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诊治的4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实施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和外侧平台后倾角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2%。结论后侧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确切。

    作者:余俊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