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拥有更好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提升检验科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分析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检验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门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检验科门诊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升检验科管理质量。
作者:金冠;杨明妍;胡桂玲;窦丽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机械通气治疗 RDS 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后,存活21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 RDS 的有效手段。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王胜;刘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对比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DCSD)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无需缝合,术中出血少,外观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贻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并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5例,其中2014年1~10月9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1月~2015年10月9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后延续性护理。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FACT-B 评分5个领域得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 FACT-B 评分5个领域得分、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燕;刘丽娟;王理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分析总结我校2012级三年制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的方法,探讨三年制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并针对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解决办法,以提升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兰;曹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护理。方法对2015年1~6月收治的158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结果158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患者都能顺利完成造影。结论密切的护理配合是确保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顺利完成的关键之一。
作者:徐加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提高对年轻护士长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科学、有序发展。而年轻护士长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为了有效提高年轻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使交班制度更为规范,同时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等,护理部副主任对其进行全天的跟班督导,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本文重点就此做法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究。
作者:陈春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共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各50例,比较不良反应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性护理可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于美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12年10月~2014年5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患者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董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主干课程,我们对中医外科学各论部分的课程进行整合,用 TBL 教学法进行教法改革,提高了中医外科学的课堂效果,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于提高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王铃;冷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Ⅱ期褥疮护理中无张力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Ⅱ期老年褥疮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行无张力手法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褥疮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无张力手法护理后,在护理第3 d 及第7 d 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手法带有较强的力学原理,在老年患者Ⅱ期褥疮护理中可以加速患者的疮口愈合,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徐飞;刘玮;鞠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奥硝唑+克林霉素乳膏)与对照组(奥硝唑)。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阴道炎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奥硝唑联合克林霉素乳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于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就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其后将本组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接受基础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囊肿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囊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由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比较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100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包括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以微创保胆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恢复情况上优于对照组,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效果显著,更具临床优势。
作者:魏光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132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要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表达 Tol 样受体在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行 PCI 联合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2个月后,观察 LVEF 和心梗面积变化情况,探究 LTR2,LTR4和 CD34+表达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梗面积改善,LVEF,LTR2,LTR4和CD34+表达水平上,明显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TR2,LTR4和 CD34+表达水平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梗面积减少和 LVEF 改善相关。
作者:冯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促进术后恢复,防止并发症。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经腹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7例,于围手术期做好患者的综合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87例患者患者手术顺利,心理状态满意,切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术后追踪半年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做好综合护理很重要,能有利切口愈合,促进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子宫全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子宫全切患者68例,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33例)和整体护理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整体护理组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子宫全切患者的效果确切。
作者:缪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照组行常规术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角膜散光、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疗效理想。
作者:杨震雷;陈蕾;李婧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