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国内多所院校在中国学生中开展了PBL教学。而留学生教育PBL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循序渐进在留学生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尝试。我们在实践中依照PBL教学的理念,在组织中国学生建立文献学习兴趣小组进行PBL学习的时候,吸收部分学有余力的留学生参与,通过这种创新形式的PBL,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新型的PBL教学促进了留学生文献学习,有利于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促进中外学生的友谊,密切了师生关系,对于所有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伟;魏林;曾瑞红;马翠卿;邓郁青;钱雪松;杨丽娟;宋小天;姚智燕;张征峥;李文建;高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挑选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心理照顾与全面的吞咽功能练习,给予合理饮食指导;纳入同期行常规护理的7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治疗与康复练习后,运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困难程度,观察组41例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8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让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讨论尿路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医的尿路感染患者41例,对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措施及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41例患者中治愈36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对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尿路感染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的可能;其具有安全性高,治疗周期较短的优点。
作者:王萌嘉;王丽哲;张晓星;陈婉婷;那超;丰健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上半年,对照组、干预组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毕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12月,对象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抽签分组。32例选用西药治疗为对照组;32例选用白头翁汤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白头翁汤治疗,疗效佳。
作者:宋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1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所有患者DC-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CD3+T、NK细胞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Treg细胞表达水平降低(P<0.05);INF-γ、IL-2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效控制癌变病情进展。
作者:周冬霞;陈艳;蔡茂怀;庄志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中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3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者及时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76%。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加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心肌梗死的并发率和病死率,提高身体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林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优质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依从性良好人数49例显著多于常规组的30例,护理满意率90.9%,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营养护理,研究组予以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营养状况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研究组营养正常率70.6%,高于常规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率73.5%,高于常规组3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肖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检查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影响情况,寻找解决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的120例女性患者来分析,对照组患者取样时使用常规采集方式,观察组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对两组尿液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检出率是46%,红细胞检出率是90%,观察组的白细胞检出率是5.71%,红细胞检出率是28.57%,两组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检出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为0%,对照组为4%和2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会受到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影响出现假阳反应,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需要规范操作,提升样本质量,才能保证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78例(78只眼)确诊为DM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39只眼)。治疗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芪明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视力恢复情况,黄斑水肿恢复情况,黄斑水肿的复发时间及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高于对照组71.79%,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2只眼)在治疗3个月后水肿复发,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出现5例患者(5只眼)水肿复发。治疗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促进黄斑水肿恢复,延长复发时间,降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
作者:王家良;金学民;栗小丽;姚宁;李铮;王彩霞;高笑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深度烧伤创面植皮后使用不同敷料对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的69例深度烧伤合并创面植皮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植皮后使用的覆盖物是凡士林油纱,观察组植皮后使用的覆盖物是聚酰胺薄纱。比较两组的创面蒸发量、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换药时间等。结果术后5天,实验组的创面蒸发量平均(25.3±6.1)ml/h、对照组的创面蒸发量平均(35.8±4.9)ml/h,两组的敷料表明蒸发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比正常皮肤表明蒸发量高;术后10天,15天,20天愈合率具有差异性,观察组较优秀。结论相比与传统的凡士林油纱,聚酰胺薄纱更有利于深度烧伤创面植皮后的愈合,且减轻了患者换药时的疼痛。
作者:刘振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高危剖宫产妇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依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硬膜外组与联合组,每组患者120例。通过对比临床治疗数据了解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的阻滞滞起效时间、大感觉阻滞时间、大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这四项指标统计数据分别为(14.21±4.14)min、(21.64±1.73)min、(9.54±3.11)T、(281.57±14.32)min。联合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联合组的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指标远低于硬膜外组。结论联合麻醉是一种比单一应用硬膜外麻醉更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吴祖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七步教学法在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七步教学法(提出问题并预习准备→观看录象并讨论→教师模拟示教→分组模拟或实体训练→学生相互考核→小结错漏点→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示教→学生模拟或实体训练→考核),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七步教学法进行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为临床操作考核的顺利通过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杨波;余桦;张东辉;郑璐;黄海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带胸腔闭式引流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胸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12月50例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按专科护理小组成立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对两阶段出院患者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第二阶段并发症发生率、二次住院率显著低于第一阶段,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第一阶段,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第一阶段,两组对比(χ2=1.79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进行出院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二次住院率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解慧;杨彩凤;刘美兰;曹春雪;白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并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或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
作者:吴攀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接受鼻内镜下手术的鼻窦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其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接收并治疗的27例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方式,通过观察和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下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手段,能够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田丽杰;徐兵;管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且处于早期的患者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早期股骨坏死的患者66例,分成治疗组与介入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94%,好于对照组63.64%。结论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实施经股骨头处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与自体松质骨植骨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时剑辉;刘振中;张宇;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测评(Mini-CEX)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对75名中医内科实习学生应用Mini-CEX测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此种测评方法的满意度达90.67%。结论 Mini-CEX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妲男;郑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救的110例危急患者为对象,对照组采用实传统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6%,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为22%,观察组的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缩短发病至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