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敷料对深度烧伤创面植皮后愈合情况的影响对比

刘振宝

关键词:聚酰胺薄纱, 凡士林油纱, 深度烧伤, 创面愈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深度烧伤创面植皮后使用不同敷料对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的69例深度烧伤合并创面植皮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植皮后使用的覆盖物是凡士林油纱,观察组植皮后使用的覆盖物是聚酰胺薄纱。比较两组的创面蒸发量、各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换药时间等。结果术后5天,实验组的创面蒸发量平均(25.3±6.1)ml/h、对照组的创面蒸发量平均(35.8±4.9)ml/h,两组的敷料表明蒸发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比正常皮肤表明蒸发量高;术后10天,15天,20天愈合率具有差异性,观察组较优秀。结论相比与传统的凡士林油纱,聚酰胺薄纱更有利于深度烧伤创面植皮后的愈合,且减轻了患者换药时的疼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护理体会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研究,找到对其为合适的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因体外受精,即是胚胎移植而发生中、重度OHSS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对31例OHSS患者中的24例进行全胚冷冻后移植,有17例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为70.8%;3例进行鲜胚移植,1例成功分娩;还有4例未进行移植。结论通过对OHSS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让患者尽早健康。

    作者:丁丽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过程中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肺气肿等肺部疾病的康复护理和治疗提供适当的参考。方法选取了近3年来老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4例参与护理,在饮食、活动、呼吸训练和心理等方面加以护理,并对恢复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例患者具有显著的恢复效果,35例具有一般的护理效果,综合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老年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各方面的措施,切实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条件。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分析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

    通过对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中的科学数据素养教学的手段进行实际的分析,探讨其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为我国的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参考资料。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主要是依靠通识教育、建立数据管理资源导航、进行学科专题数据素养教育等方法进行的。对于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而言,引入国外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梅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Mini-CEX的探析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测评(Mini-CEX)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对75名中医内科实习学生应用Mini-CEX测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此种测评方法的满意度达90.67%。结论 Mini-CEX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妲男;郑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究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8.5±8.4)mg/L,低于对照组的(67.2±14.3)mg/L,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C反应蛋白。

    作者:翟海英;徐沿民;祝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中西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情况,总结出一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完善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别采取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将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医治疗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24%,治疗效果明显。结论中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王敬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提高确诊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验资料包括常规检查资料、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验特点。结果31例患儿白细胞数目>10.0×109,39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0)×109,10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9;尿检发现8例患儿出现尿蛋白,19例患儿潜血阳性,其他患儿正常;痰液细菌培养,33例支原体阳性,21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6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10例阴沟肠杆菌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43.7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阳性率为54.69%,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比较,t=1.04,P>0.05。结论患儿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应该做全面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是否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帮助及时进行确诊后的治疗。

    作者:金宝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产前护理欲求和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产前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孕妇的产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中胎儿状况的需求率高;两组孕妇在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应激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了解高危孕妇的护理需求,并给予其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春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按照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B组患者的心理评分(15.5±2.9)分、生理评分(17.2±3.3)分,均高于治疗A组患者(14.9±2.8)分,(13.1±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菲林和孕三烯酮均是有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药物,但孕三烯酮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汪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归纳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资料,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率为4.28%,平均出血量为(1027±812) ml,实施预防措施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率降至2.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剖宫产术后出血高危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可降低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围产期产妇安全性。

    作者:徐晓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优质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依从性良好人数49例显著多于常规组的30例,护理满意率90.9%,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七步教学法在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七步教学法在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七步教学法(提出问题并预习准备→观看录象并讨论→教师模拟示教→分组模拟或实体训练→学生相互考核→小结错漏点→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示教→学生模拟或实体训练→考核),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七步教学法进行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为临床操作考核的顺利通过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杨波;余桦;张东辉;郑璐;黄海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8%;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纳洛酮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情况,且安全性强。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进行血液透析5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7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统计两组患者透析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液透析β2-MG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常规组患者β2-MG(24.3±2.2)mg/L、hs-CRP(10.7±2.6)mg/L均高于观察组β2-MG(18.2±2.5)mg/L、hs-CRP(8.3±1.4)mg/L,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β2-MG与hs-CRP的清除效果更佳。

    作者:曲矿云;杨雅丽;樊英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行CPM 机训练,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相关。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丽;姜桂清;杨秀芹;张雪玲;张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将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饮食教育方法。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更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郑欣;宋海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探讨不合理处方发生的原因。方法根据《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规程中的相关内容,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2800张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分析,找到不合理处方的原因。结果2800张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69例,占所有处方的2.46%。主要不合理内容表现为内容缺项41例、用量不规范7例、用法不合适8例、其他3例;主要麻醉药品类型为吗啡注射液与吗啡缓释片,此外还有少数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用法用量错误的现象。结论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用药类型还较多,为了进一步保证麻醉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医院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对麻醉药品处方监管的力度,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王莹;易明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胆道系统疾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胆道系统疾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40例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病情进展,进行对症护理。

    作者:王琳娜;谭天瑜;贾秋菊;赵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细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局部感染组(23例)与重症感染组(19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CT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各组血清PCT水平。结果局部感染组PCT水平为(2.13±0.27)ng/ml,重症感染组PCT水平为(11.67±7.49)ng/ml,对照组PCT水平为(0.33±0.24)ng/ml。局部感染组、重症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重症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于瑞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采集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检查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影响情况,寻找解决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的120例女性患者来分析,对照组患者取样时使用常规采集方式,观察组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对两组尿液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检出率是46%,红细胞检出率是90%,观察组的白细胞检出率是5.71%,红细胞检出率是28.57%,两组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检出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为0%,对照组为4%和2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会受到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影响出现假阳反应,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需要规范操作,提升样本质量,才能保证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