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作用

郑欣;宋海曲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个体化营养治疗, 干预
摘要:目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将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饮食教育方法。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更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切实可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经皮封堵术的优势,进一步评价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58例患者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选取85例年龄≥6岁经胸封堵成功患者做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TTE筛查、术中TEE检查及引导下房间隔封堵器释放。所有患者于封堵后3天、1月、3月、6月随访TTE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ASD封堵成功率:经皮组为94%;4例封堵失败,改为经胸小切口封堵成功。经胸组为100%。当ASD后下缘≥6 mm时,经皮封堵成功率增加。所有成功封堵的患者无封堵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食管超声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ASD封堵指导方法。

    作者:刘会若;赵文增;文冰;张瑞芳;滑少华;高珂;孙梦娇;尹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并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或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

    作者:吴攀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8%;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纳洛酮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情况,且安全性强。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给予开腹手术,研究组(65)给予腹腔镜微创治疗,对两组免疫水平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3天CD 4、CD 8、CD 4/CD 8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褚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开展免疫检验的患者76例,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进行分组。38例为常规检验,设对照组;38例接受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设观察组,组间对比VIS。结果观察组VIS更低,结果质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有显著作用。

    作者:赵强;宋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课在《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课在《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级二本护理系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老师在讲授的同时,学生参与微课的制作、运用及练习;对照组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在课堂注意力、课后主动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考核成绩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运用于《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可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是90后护理学生对信息获取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郭大芬;陈燕;曾莉;张庆;陈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盆腔脓肿患者5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双双;黄伟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对照组采取常温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7.1%,对照组的脑血管痉挛率为31.2%。结论对于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减少脑内水肿的情况,改善预后。

    作者:刘金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盆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并讨论骨盆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医的骨盆损伤患者22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2例盆骨损伤患者经过我院规范优质的护理,无继发性的移位骨折症状,无腹部与会阴部伤口感染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经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作者:刘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及血清S 100β蛋白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血清S 100β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血清S 100β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变,但丙泊酚组两个指标变化水平优于七氟烷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会对高龄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丙泊酚相比于七氟烷对患者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鲍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中医理念在肛肠外科手术后的运用

    目的:分析中医理念在肛肠外科手术后的运用效果。方法对110例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中医理念的治疗。通过采用情志治疗、饮食治疗、心理治疗、术后治疗等中医理念的运用对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10例患者全部患者均已康复出院。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在12天左右,治愈时间短、中医理念治疗效果明显。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通过中医理念的治疗没有出现感染、大出血、肛管狭窄以及肛门失禁等症状的出现。在肛肠患者康复18个月后,随机对其中的96例患者进行抽查访问,发现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在肛肠外科手术后运用中医理念的治疗手段对肛肠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5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31例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6例患儿的病情好转,只有3例患儿临床治疗无效。结论了解、掌握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原因,能够有效的推动佳临床治疗方式的选取。

    作者:王瑞丽;李磊;王保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究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8.5±8.4)mg/L,低于对照组的(67.2±14.3)mg/L,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C反应蛋白。

    作者:翟海英;徐沿民;祝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缓解视疲劳功能食品及其功效成分研究进展

    当前信息化社会形态不断完善,其电子信息、网络通讯及日常工作、生活娱乐均离不开各类繁多的视频影像工具,加之身心压力影响,造成人们用眼过度,视觉疲劳现象极为普遍,甚至疲劳症状越发频繁。而当前医疗、卫生、食品保健领域不断发展,其缓解视疲劳功能食品也越发重视。对此本文结合我国中医学对视疲劳病理机制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医学理念探讨具备缓解视疲劳功能食品的种类和功效成分,为今后改善及开发缓解视疲劳功能食品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许雅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全程营养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全程营养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全程营养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lb、BMI及PG-SGA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lb、BMI及PG-SG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应用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耐受力。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归纳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资料,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率为4.28%,平均出血量为(1027±812) ml,实施预防措施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率降至2.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剖宫产术后出血高危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可降低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围产期产妇安全性。

    作者:徐晓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3例,先行静息心电图检查,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6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为82.54%(52/63),静息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38.10%(24/6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阳性率高于静息心电图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诊断老年冠心病诊断率较低,临床上可结合患者症状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做出准确的判断。

    作者:丁焕;姚有玲;李敏;雷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在高龄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在高龄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高龄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行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62%,对照组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危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采用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可取得较好麻醉效果。

    作者:曹志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都实施同样的一般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较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莫亚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克氏针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理想。

    作者:陈一凡;石健;李佳铭;李朋;李宇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