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

刘金宝

关键词:急重型颅脑损伤, 脑血管痉挛,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对照组采取常温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7.1%,对照组的脑血管痉挛率为31.2%。结论对于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减少脑内水肿的情况,改善预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0.73%,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性,还可改善患儿的治疗预后。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研究

    近年来人们对于结直肠癌的关注度随着其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而逐渐增长。早期的诊断是减少病情恶化、死亡的关键,本文对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进行综述,为当前的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欧阳方丹;郭劲霞;刘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自主神经病变及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神经肌电图情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糖尿病和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情况。方法根据我院1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H反射和SSR异常发生率较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异常几率越高。结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通过检测胫神经H反射来进行判断,SSR异常是重要指标,结合神经肌电图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判断。

    作者:王鲲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行为指导,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2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臧建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脑血栓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护理脑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血栓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根据患者出院时填写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09%(35/46),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结论应用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庆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产前护理欲求和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产前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孕妇的产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中胎儿状况的需求率高;两组孕妇在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应激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了解高危孕妇的护理需求,并给予其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春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和剥脱性骨软骨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和剥脱性骨软骨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行关节镜治疗的32例肘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及28例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分析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为依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术后关节活动能力评分优良率83.33%,相较于术前4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的简便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马立学;陈曦;赵巍;高志国;孔庆波;赵建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ICU监护治疗对超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骨折复位手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超高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自身条件,分为治疗组(42)和对照组(38)。治疗组术后直接进入ICU监护治疗;对照组拔管后转回普通病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两项指标。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超高龄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 综合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好。

    作者:贾仕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4例),分别应用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70.31%、92.19%vs.38.33%、71.67%),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对照组采取常温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7.1%,对照组的脑血管痉挛率为31.2%。结论对于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减少脑内水肿的情况,改善预后。

    作者:刘金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某三甲医院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91例,按研究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及生化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钙、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提高(P<0.05),钾、磷、尿素、肌酐减低(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生化指标、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达到改善患者身心状况的目的。

    作者:田喜梅;单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将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饮食教育方法。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更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郑欣;宋海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痴呆疗效探析

    目的:探析脑卒中后痴呆患者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注射长春西汀液+高压氧治疗的治疗组与单纯使用长春西汀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长春西汀液+高压氧治疗治疗脑卒中后痴呆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作者:许峰;赵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分析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为21例(84%)、有效为3例(12%)、无效为1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为16例(64%)、有效为1例(4%)、无效为8例(32%),总有效率为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毛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加压锁定钢板作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医治效果。方法选取8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传统医治方案,4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加压锁定钢板疗法,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45.24%。组间疗效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70,P<0.01)。结论采用加压锁定钢板作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秦荣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确诊肺炎合并心衰的82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循证护理,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憋喘缓解、体温恢复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及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更少,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符洁;倪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12月所接诊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52例作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CTA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ABI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中实验组ABI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CTA应用价值大。

    作者:詹志勇;王大维;张鹏;倪彩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按照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B组患者的心理评分(15.5±2.9)分、生理评分(17.2±3.3)分,均高于治疗A组患者(14.9±2.8)分,(13.1±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菲林和孕三烯酮均是有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药物,但孕三烯酮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汪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45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给予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甲硝唑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7.27%,且患者的阴道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比较低,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选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采用数字法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时应用曲美他嗪,28例;治疗实验组时应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28例。结果两组中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各项指标优,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联合采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效果较佳。

    作者:唐博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