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

王春激

关键词:高危妊娠, 产前护理需求,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产前护理欲求和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产前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孕妇的产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中胎儿状况的需求率高;两组孕妇在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应激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了解高危孕妇的护理需求,并给予其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

    通过对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中的科学数据素养教学的手段进行实际的分析,探讨其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为我国的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参考资料。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主要是依靠通识教育、建立数据管理资源导航、进行学科专题数据素养教育等方法进行的。对于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而言,引入国外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梅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加压锁定钢板作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医治效果。方法选取8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传统医治方案,4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加压锁定钢板疗法,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45.24%。组间疗效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70,P<0.01)。结论采用加压锁定钢板作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秦荣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提高确诊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验资料包括常规检查资料、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验特点。结果31例患儿白细胞数目>10.0×109,39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0)×109,10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9;尿检发现8例患儿出现尿蛋白,19例患儿潜血阳性,其他患儿正常;痰液细菌培养,33例支原体阳性,21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6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10例阴沟肠杆菌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43.7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阳性率为54.69%,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比较,t=1.04,P>0.05。结论患儿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应该做全面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是否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帮助及时进行确诊后的治疗。

    作者:金宝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病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支气管结核病的患者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和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并进行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好于对照组68%。结论支气管结核病的患者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相应交叉感染的出现,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谭玉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将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饮食教育方法。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个体化体验式营养治疗更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郑欣;宋海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和剥脱性骨软骨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和剥脱性骨软骨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行关节镜治疗的32例肘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及28例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分析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为依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术后关节活动能力评分优良率83.33%,相较于术前4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的简便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马立学;陈曦;赵巍;高志国;孔庆波;赵建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就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我院从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8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4)和干预组(n=44),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其后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较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郭祥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消化道出血小儿患者,随机分组,各27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3%,高于常规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仪征市2014~2015年登革热蚊媒密度应急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仪征市登革热蚊媒密度及分布情况,为登革热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农村地区和城区的不同环境,采取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进行监测。结果布雷图指数2年分别为2.27和16,诱蚊诱卵器指数为6,两种方法结果差异不大。农村地区布雷图指数明显高于城区,监测期间气温变化对结果也有较大影响。结论指数均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在登革热传播高危状态时应加强连续监测。

    作者:缪义香;马久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分析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延期手术组81.3%(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急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综合治疗措施,选择恰当手术时机与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樊启源;赵世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4例),分别应用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70.31%、92.19%vs.38.33%、71.67%),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采集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检查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影响情况,寻找解决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的120例女性患者来分析,对照组患者取样时使用常规采集方式,观察组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对两组尿液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检出率是46%,红细胞检出率是90%,观察组的白细胞检出率是5.71%,红细胞检出率是28.57%,两组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检出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为0%,对照组为4%和2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会受到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影响出现假阳反应,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需要规范操作,提升样本质量,才能保证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行CPM 机训练,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相关。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丽;姜桂清;杨秀芹;张雪玲;张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4例行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血液异常、放射性肺炎、皮炎、食管炎发生率均远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53.6±3.8)分,高于常规组(40.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一先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产前护理欲求和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产前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孕妇的产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中胎儿状况的需求率高;两组孕妇在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应激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了解高危孕妇的护理需求,并给予其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春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急腹症使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选取了84例急腹症妇科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2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镇痛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62.4±12.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37.2±8.5)ml、平均住院时间(4.6±1.3)d,对照组以上数据为(90.4±24.3)min,(73.5±14.7) ml,(8.7±2.3)d,对照组共有3例术后使用镇痛剂,对照组共有31例,两组研究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急腹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术后恢复快,对抢救和术后恢复的帮助较大。

    作者:闫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急性治疗,评价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效果。结果为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治愈42例(49.41%),恢复39例(45.88%),无效4例(4.71%),总有效率为81例(95.29%)。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葛鑫;申育琳;高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1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所有患者DC-CIK细胞免疫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CD3+T、NK细胞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Treg细胞表达水平降低(P<0.05);INF-γ、IL-2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效控制癌变病情进展。

    作者:周冬霞;陈艳;蔡茂怀;庄志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中PBL教案编写的探讨

    PBL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主动学习方式。该教学模式能帮助全科医师树立整体的医学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使其拥有更缜密的逻辑思维,且更适应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PBL教学法的应用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具备其优势和必然性,而PBL的教案制定则是该教学法的重中之重。

    作者:徐虹霞;沈祎;宋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78例,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常规护理使用基础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7.43%,好于对照组56.42%。结论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于振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