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臧建君

关键词: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 满意率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行为指导,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2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治疗,实验组给予利福喷丁。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与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3.9%、3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丁较利福平治疗肺结核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任淑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26例。西咪替丁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西咪替丁片治疗,奥美拉唑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西咪替丁组临床总有效率69.2%,低于奥美拉唑组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咪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高于奥美拉唑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可提高其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进行血液透析5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7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统计两组患者透析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液透析β2-MG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常规组患者β2-MG(24.3±2.2)mg/L、hs-CRP(10.7±2.6)mg/L均高于观察组β2-MG(18.2±2.5)mg/L、hs-CRP(8.3±1.4)mg/L,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β2-MG与hs-CRP的清除效果更佳。

    作者:曲矿云;杨雅丽;樊英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的情况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流产手术前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48例人工流产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来进行研究,观察组使用500 mg/d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照组使用200 mg/d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54.67%,观察组83.33%,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症状3天内缓解,对照组有8例3天后缓解,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00 mg/d的克霉唑阴道片剂量能够有效治疗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安全性高,结合适当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王界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吸入药物的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使用吸入药物的正确情况,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中老年COPD患者,采用直接问答及现场操作的形式,调查患者对吸入药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吸入药物准确性,临床症状评分,急性加重的次数,分析总结。结果调查例数80例,完成例数76例,完成率95%,吸入药物基本知识正确掌握53.9%,气雾剂正确操作46.2%,信必可干粉制剂正确率60%,舒立迭(准纳器)正确率58.3%,思力华正确率72.7%,掌握两种或以上吸入药物的正确率52%,正确与不正确吸入组COPD自我评估(CA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1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中老年COPD患者对吸入药物基本知识掌握水平低,正确操作率偏低,临床症状控制不佳,导致反复急性加重住院,应加强健康教育,科学管理。

    作者:靳秀宏;赵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究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营养护理,研究组予以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营养状况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研究组营养正常率70.6%,高于常规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率73.5%,高于常规组3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肖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血管疾病患者,探讨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深圳理邦经颅多普勒超声对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颞窗、枕窗、眶窗3个检查部位记录血流速度,脉动参数,分析频谱形态变化。结果50例患者通过TCD检查发现20例短暂性脑血管缺血,1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例缺血性脑卒中,8例血管性头痛。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采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及早发现颅内血管病变并及时为治疗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对早期干预减少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优质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依从性良好人数49例显著多于常规组的30例,护理满意率90.9%,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此研究中的54例纳入对象则为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根据单双号方法划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应在此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分别为92.59%以及74.07%,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患有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应加入康复护理,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自身认知功能的改善。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对比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ICU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7 d后,对比两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与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营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8/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ICU机械通气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韩永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除此外增加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两组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哮喘症状临床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57.5%,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可以选择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临床中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且没有不良反应情况存在,安全性较高。

    作者:苗金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将所有患儿依照年龄分为不同年龄组,对比不同年龄组患儿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各年龄组之间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康复护理干预效果逐渐降低,<3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3~6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8%;>6~12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1%;>12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0%,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采用家庭康复干预和综合性康复治疗等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身体各项机能恢复,有效提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方案能够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安全系数高。

    作者:任敏;陈小方;任小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并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夜间低血糖者16例(37.2%),观察组为2例(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8.931,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从而避免因为低血糖引发的其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吕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课在《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课在《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级二本护理系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老师在讲授的同时,学生参与微课的制作、运用及练习;对照组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在课堂注意力、课后主动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考核成绩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运用于《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可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是90后护理学生对信息获取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郭大芬;陈燕;曾莉;张庆;陈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0.73%,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性,还可改善患儿的治疗预后。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4例行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血液异常、放射性肺炎、皮炎、食管炎发生率均远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53.6±3.8)分,高于常规组(40.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一先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自主神经病变及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神经肌电图情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糖尿病和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情况。方法根据我院1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H反射和SSR异常发生率较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异常几率越高。结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通过检测胫神经H反射来进行判断,SSR异常是重要指标,结合神经肌电图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判断。

    作者:王鲲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并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或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

    作者:吴攀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0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进行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止痛药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的CRP、FPG、WB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樊胜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