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丽;李磊;王保功
目的:探究饮食护理对急慢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与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21.7%,对照组复发率10%,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饮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急慢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宏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学科的入门,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关系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3方面将见习课的一些教学体会作总结归纳。
作者:谭小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其血糖指数可以控制在5.17 mmol/L,餐后2 h血糖指数控制在7.5~11.4 mmol/L,甲状腺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惠萍;熊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究降钙素原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体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性感染组51例、非细菌性感染组22例,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PCT及CRP水平。结果 PCT在细菌性感染组检测结果为(1.06±0.39)ng/ml、在非细菌性感染组检测结果为(0.24±0.07)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细菌性感染组检测结果为(41.32±25.11)mg/L、在非细菌性感染组检测结果为(37.24±20.69)mg/L,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王幸伟;韩玉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都实施同样的一般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较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莫亚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骨折患者卧床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36例。单一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于此基础上,联合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防治效果。结果联合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8%远低于单一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凝血综合指数、肿胀指数均远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防治下肢骨折患者卧床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
作者:刘万周;张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通过针对性的医患沟通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医患之间的信任能力,培养医生的临床思维沟通能力,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是逐步成为合格医生的前提。运用PBL 方法充分与角膜患者沟通及交流,以患者为主体提出问题,再针对性解释问题,以问题为桥梁和工具进行沟通,解决其关心的问题并给以每一阶段的指导。临床医患沟通矛盾会影响角膜移植术后的恢复,运用PBL方法促进角膜移植术后患者的医从性和配合治疗是术后成功的决定因素。
作者:梁毓琳;李兰;李云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后咳嗽(PIC)的疗效。方法选取PIC患者82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对照组(n=41)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n=41)加用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治疗PIC疗效优良。
作者:杨江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近年来人们对于结直肠癌的关注度随着其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而逐渐增长。早期的诊断是减少病情恶化、死亡的关键,本文对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进行综述,为当前的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欧阳方丹;郭劲霞;刘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盆腔脓肿患者5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双双;黄伟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救的110例危急患者为对象,对照组采用实传统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6%,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为22%,观察组的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缩短发病至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此研究中的54例纳入对象则为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根据单双号方法划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应在此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分别为92.59%以及74.07%,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患有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应加入康复护理,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自身认知功能的改善。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且处于早期的患者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早期股骨坏死的患者66例,分成治疗组与介入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94%,好于对照组63.64%。结论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实施经股骨头处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与自体松质骨植骨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时剑辉;刘振中;张宇;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给予开腹手术,研究组(65)给予腹腔镜微创治疗,对两组免疫水平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3天CD 4、CD 8、CD 4/CD 8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褚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带胸腔闭式引流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胸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12月50例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按专科护理小组成立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对两阶段出院患者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第二阶段并发症发生率、二次住院率显著低于第一阶段,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第一阶段,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第一阶段,两组对比(χ2=1.79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进行出院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二次住院率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解慧;杨彩凤;刘美兰;曹春雪;白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石膏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修复腕部舟状骨新鲜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腕部舟状骨新鲜骨折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及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分别采取石膏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方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Cooney腕关节功能中疼痛评分比较、腕关节功能恢复、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石膏固定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腕部舟状骨新鲜骨折均有疗效,但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在修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上优于石膏固定法,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作为腕部舟状骨新鲜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常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讨论骨盆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医的骨盆损伤患者22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2例盆骨损伤患者经过我院规范优质的护理,无继发性的移位骨折症状,无腹部与会阴部伤口感染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经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作者:刘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24 h心率变化(65.3±2.8)次/min,优于对照组的72.22%,(52.6±2.5)次/min(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效果理想。
作者:李玉梅;尹鹏;王璐;刘浩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手术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恢复期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的9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麻的临床效果,分成两组,均有45例,术后第1天和第7天对患者的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全麻组要高(6.3±1.1分vs.3.5±1.2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要低(1.1%vs.2.3%),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对患者恢复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硬膜外麻醉的影响要比全麻小,临床中推介选择硬膜外麻醉。
作者:倪孝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血管疾病患者,探讨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深圳理邦经颅多普勒超声对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颞窗、枕窗、眶窗3个检查部位记录血流速度,脉动参数,分析频谱形态变化。结果50例患者通过TCD检查发现20例短暂性脑血管缺血,1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例缺血性脑卒中,8例血管性头痛。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采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及早发现颅内血管病变并及时为治疗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对早期干预减少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