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使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指导;选取同期30例接受手法复位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两组的患者进行了1年左右的随访,实验组的优良率是92%,对照组的优良率是6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作者:王仁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盆腔脓肿患者5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双双;黄伟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学科的入门,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关系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3方面将见习课的一些教学体会作总结归纳。
作者:谭小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并治疗的41例晚期食道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观察组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给予对照组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后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且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道癌患者进行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树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骨折复位手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超高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自身条件,分为治疗组(42)和对照组(38)。治疗组术后直接进入ICU监护治疗;对照组拔管后转回普通病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两项指标。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超高龄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 综合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好。
作者:贾仕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治疗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心律失常5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分组。治疗应用美托洛尔者25例为对照组;辛伐他汀者25例为研究组,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研究组室性及房性期前收缩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作用显著,疗效佳。
作者:刘春英;魏汝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国内多所院校在中国学生中开展了PBL教学。而留学生教育PBL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循序渐进在留学生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尝试。我们在实践中依照PBL教学的理念,在组织中国学生建立文献学习兴趣小组进行PBL学习的时候,吸收部分学有余力的留学生参与,通过这种创新形式的PBL,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新型的PBL教学促进了留学生文献学习,有利于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促进中外学生的友谊,密切了师生关系,对于所有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伟;魏林;曾瑞红;马翠卿;邓郁青;钱雪松;杨丽娟;宋小天;姚智燕;张征峥;李文建;高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挑选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心理照顾与全面的吞咽功能练习,给予合理饮食指导;纳入同期行常规护理的7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治疗与康复练习后,运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困难程度,观察组41例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8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让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及医学专业的细化对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在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调整教学方式、制订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以“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教学,和构建分阶段、模块化结直肠外科微创手术技能培训,从建立临床诊疗思维和加强手术操作技能两方面对结直肠外科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临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试探索高水平结直肠外科专科医师后备人才的培养之路。
作者:张银旭;刘晓梅;王巍;胡树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营养护理,研究组予以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营养状况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研究组营养正常率70.6%,高于常规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率73.5%,高于常规组3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肖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骨折患者卧床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36例。单一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于此基础上,联合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防治效果。结果联合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8%远低于单一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凝血综合指数、肿胀指数均远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防治下肢骨折患者卧床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
作者:刘万周;张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对产妇和临床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前置胎盘产妇作为观察组,40例同期时间入院的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产妇不同对新生儿的影响是否不同。结果观察组中的产妇在出血、休克合胎盘植入等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新生儿在窒息、体重低和死亡等新生儿常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对产妇和婴儿都存在威胁,未进行提前的预防和处理,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宋桂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特点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的患者60例,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以及自制问卷,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出现焦虑症状的阳性患者占34.8%,抑郁症状阳性患者占39.8%,两种症状和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存在关联。结论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出现抑郁以及焦虑为普遍情况,女性多见,年龄越高发生率越大,高学历人群更容易出现该症状。
作者:薛炬君;陈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阿斯美)对老年咳嗽变异型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老年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44例,采用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22例采用阿斯美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老年咳嗽变异型哮喘效果佳。
作者:姚庆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测评(Mini-CEX)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对75名中医内科实习学生应用Mini-CEX测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此种测评方法的满意度达90.67%。结论 Mini-CEX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妲男;郑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0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进行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止痛药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的CRP、FPG、WB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樊胜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总结归纳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资料,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率为4.28%,平均出血量为(1027±812) ml,实施预防措施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率降至2.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剖宫产术后出血高危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可降低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围产期产妇安全性。
作者:徐晓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就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我院从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8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4)和干预组(n=44),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其后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较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郭祥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在诊断时使用超声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3例肺动脉瓣狭窄,对其使用超声时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将超声进行结合运用,可提升诊断时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准确率高,是对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调整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云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5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36.1±6.2)分、SDS(36.1±4.1)分,均低于常规组SAS(47.2±4.1)分、SDS(47.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闫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