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利
降钙素原(PCT)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人们所发现,发现于脓血症患者的血清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降钙素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判断中,与各种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于ICU病房、内科、外壳、急诊科、肿瘤科。
作者:张原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夜间低血糖者16例(37.2%),观察组为2例(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8.931,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从而避免因为低血糖引发的其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吕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优于对照组76.09%(P<0.05)。结论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理想。
作者:尹鹏;李玉梅;李晓雯;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产前护理欲求和护理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产前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孕妇的产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中胎儿状况的需求率高;两组孕妇在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应激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了解高危孕妇的护理需求,并给予其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王春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将所有患儿依照年龄分为不同年龄组,对比不同年龄组患儿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各年龄组之间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康复护理干预效果逐渐降低,<3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3~6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8%;>6~12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1%;>12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0%,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采用家庭康复干预和综合性康复治疗等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身体各项机能恢复,有效提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诊断学在医学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对于诊断学的教学而言不仅要重视理论上的传授,还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本文提出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要在课前制订出科学的目标计划,以目标计划为基础开展示范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强化对学生的辅导,利用先进科技设施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杨雅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对照组采取常温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7.1%,对照组的脑血管痉挛率为31.2%。结论对于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减少脑内水肿的情况,改善预后。
作者:刘金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26例。西咪替丁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西咪替丁片治疗,奥美拉唑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西咪替丁组临床总有效率69.2%,低于奥美拉唑组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咪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高于奥美拉唑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可提高其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上半年,对照组、干预组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毕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2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结果本组32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中,院外误诊4例,肾功能不全者2例,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明显改善。结论遵医嘱对肾小管酸中毒患者行对症护理,并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可逐渐好转。
作者:贾玲;冯弈楠;包红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经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实验组(小切口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住院日短,并发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治疗选择小切口手术,疗效佳。
作者:徐丽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挑选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心理照顾与全面的吞咽功能练习,给予合理饮食指导;纳入同期行常规护理的7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治疗与康复练习后,运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困难程度,观察组41例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8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让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后咳嗽(PIC)的疗效。方法选取PIC患者82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对照组(n=41)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n=41)加用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治疗PIC疗效优良。
作者:杨江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74例,通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血钾浓度分为2组,即早期低血钾组(血钾浓度小于3.5 mmol/L)以及血钾正常组(血钾浓度在3.6~5.5 mmol/L),观察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当出现前降支血管病变时,易合并有低钾血症,还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其发生例数高于血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永利;张文斌;潘洪涛;王旭渤;赵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1月~12月,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按数字法分对照组(常规治疗)及观察组(糖皮质激素),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纯音听阈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选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佳。
作者:梅海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使用吸入药物的正确情况,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中老年COPD患者,采用直接问答及现场操作的形式,调查患者对吸入药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吸入药物准确性,临床症状评分,急性加重的次数,分析总结。结果调查例数80例,完成例数76例,完成率95%,吸入药物基本知识正确掌握53.9%,气雾剂正确操作46.2%,信必可干粉制剂正确率60%,舒立迭(准纳器)正确率58.3%,思力华正确率72.7%,掌握两种或以上吸入药物的正确率52%,正确与不正确吸入组COPD自我评估(CA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1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中老年COPD患者对吸入药物基本知识掌握水平低,正确操作率偏低,临床症状控制不佳,导致反复急性加重住院,应加强健康教育,科学管理。
作者:靳秀宏;赵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3例,先行静息心电图检查,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6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为82.54%(52/63),静息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38.10%(24/6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阳性率高于静息心电图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诊断老年冠心病诊断率较低,临床上可结合患者症状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做出准确的判断。
作者:丁焕;姚有玲;李敏;雷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七步教学法在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七步教学法(提出问题并预习准备→观看录象并讨论→教师模拟示教→分组模拟或实体训练→学生相互考核→小结错漏点→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示教→学生模拟或实体训练→考核),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七步教学法进行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为临床操作考核的顺利通过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杨波;余桦;张东辉;郑璐;黄海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按照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B组患者的心理评分(15.5±2.9)分、生理评分(17.2±3.3)分,均高于治疗A组患者(14.9±2.8)分,(13.1±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菲林和孕三烯酮均是有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药物,但孕三烯酮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汪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为21例(84%)、有效为3例(12%)、无效为1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为16例(64%)、有效为1例(4%)、无效为8例(32%),总有效率为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毛艳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