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梅海军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糖皮质激素,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1月~12月,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按数字法分对照组(常规治疗)及观察组(糖皮质激素),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纯音听阈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选用糖皮质激素,疗效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剖宫产妇临床治疗中不同麻醉方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高危剖宫产妇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依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硬膜外组与联合组,每组患者120例。通过对比临床治疗数据了解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的阻滞滞起效时间、大感觉阻滞时间、大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这四项指标统计数据分别为(14.21±4.14)min、(21.64±1.73)min、(9.54±3.11)T、(281.57±14.32)min。联合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联合组的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指标远低于硬膜外组。结论联合麻醉是一种比单一应用硬膜外麻醉更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吴祖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模式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模式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7例共204个甲状腺结节进行术前超声探测,检查是否发生钙化。结果204个甲状腺结节中有75个结节发生钙化,占36.8%,发生钙化的结节中有44个结节被组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占58.7%。在钙化结节中伴微钙化14个、伴粗钙化21个、伴周边钙化6个、周围无甲状腺结节的孤立钙化斑2个被确诊为甲状腺癌。结论钙化是甲状腺癌诊断的重要指标,通过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于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目标教学的运用

    诊断学在医学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对于诊断学的教学而言不仅要重视理论上的传授,还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本文提出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要在课前制订出科学的目标计划,以目标计划为基础开展示范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强化对学生的辅导,利用先进科技设施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杨雅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74例,通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血钾浓度分为2组,即早期低血钾组(血钾浓度小于3.5 mmol/L)以及血钾正常组(血钾浓度在3.6~5.5 mmol/L),观察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当出现前降支血管病变时,易合并有低钾血症,还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其发生例数高于血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永利;张文斌;潘洪涛;王旭渤;赵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4例),分别应用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70.31%、92.19%vs.38.33%、71.67%),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消化道出血小儿患者,随机分组,各27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3%,高于常规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45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给予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甲硝唑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7.27%,且患者的阴道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比较低,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0例。对照组接受内镜粘膜剥离术,治疗组使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成功率100%,对照组并发症几率10%。结论早期胃癌患者接受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术期较短,出血量较少,恢复速度快。

    作者:李雪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究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8.5±8.4)mg/L,低于对照组的(67.2±14.3)mg/L,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C反应蛋白。

    作者:翟海英;徐沿民;祝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急性治疗,评价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效果。结果为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治愈42例(49.41%),恢复39例(45.88%),无效4例(4.71%),总有效率为81例(95.29%)。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葛鑫;申育琳;高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3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治疗后,痊愈22例,好转11例,治愈率为66.67%。结论对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行对症治疗,积极进行抗感染措施,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快速康复。

    作者:李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救的110例危急患者为对象,对照组采用实传统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6%,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为22%,观察组的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缩短发病至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选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效果。方法研究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采用数字法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时应用曲美他嗪,28例;治疗实验组时应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28例。结果两组中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各项指标优,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联合采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效果较佳。

    作者:唐博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提高确诊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验资料包括常规检查资料、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验特点。结果31例患儿白细胞数目>10.0×109,39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0)×109,10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9;尿检发现8例患儿出现尿蛋白,19例患儿潜血阳性,其他患儿正常;痰液细菌培养,33例支原体阳性,21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6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10例阴沟肠杆菌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43.7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阳性率为54.69%,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比较,t=1.04,P>0.05。结论患儿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应该做全面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是否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帮助及时进行确诊后的治疗。

    作者:金宝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亲情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亲情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应用亲情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将患者当做亲人,将护士视为姐妹,以“家庭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患者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模式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与关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提升了护理任运的综合素质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立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治疗,实验组给予利福喷丁。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与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3.9%、3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丁较利福平治疗肺结核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任淑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医院病案管理信息体系的建设对于医院的管理与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为了使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需要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改革策略。本文通过对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的探讨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6例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患者作为联合组,同时选取采用单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特异度、敏感度、粗符合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时其特异度、敏感度、粗符合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明显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吕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中西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情况,总结出一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完善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别采取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效果,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将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医治疗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24%,治疗效果明显。结论中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王敬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急腹症使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选取了84例急腹症妇科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2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镇痛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62.4±12.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37.2±8.5)ml、平均住院时间(4.6±1.3)d,对照组以上数据为(90.4±24.3)min,(73.5±14.7) ml,(8.7±2.3)d,对照组共有3例术后使用镇痛剂,对照组共有31例,两组研究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急腹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术后恢复快,对抢救和术后恢复的帮助较大。

    作者:闫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