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峰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骨折患者卧床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36例。单一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于此基础上,联合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防治效果。结果联合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8%远低于单一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凝血综合指数、肿胀指数均远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防治下肢骨折患者卧床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
作者:刘万周;张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麻醉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患者,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麻醉方法,之后对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36例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20例患者采用了气管内插管全麻,12例患者采用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终麻醉有效的有59例,麻醉一般有效的有8例,麻醉效果较差的有1例。结论面对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方法,应当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及医学专业的细化对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在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调整教学方式、制订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以“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教学,和构建分阶段、模块化结直肠外科微创手术技能培训,从建立临床诊疗思维和加强手术操作技能两方面对结直肠外科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临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试探索高水平结直肠外科专科医师后备人才的培养之路。
作者:张银旭;刘晓梅;王巍;胡树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优于对照组76.09%(P<0.05)。结论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理想。
作者:尹鹏;李玉梅;李晓雯;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行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透析充分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良好率为72%,对照组良好率为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睡眠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作者:齐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延期手术组81.3%(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急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综合治疗措施,选择恰当手术时机与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樊启源;赵世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按照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B组患者的心理评分(15.5±2.9)分、生理评分(17.2±3.3)分,均高于治疗A组患者(14.9±2.8)分,(13.1±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菲林和孕三烯酮均是有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药物,但孕三烯酮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汪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骨折复位手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超高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自身条件,分为治疗组(42)和对照组(38)。治疗组术后直接进入ICU监护治疗;对照组拔管后转回普通病房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两项指标。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超高龄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 综合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好。
作者:贾仕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并治疗的41例晚期食道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观察组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给予对照组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后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且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道癌患者进行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树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阑尾炎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各个时点的VAS评分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具有确切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0例。对照组接受内镜粘膜剥离术,治疗组使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成功率100%,对照组并发症几率10%。结论早期胃癌患者接受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术期较短,出血量较少,恢复速度快。
作者:李雪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一例金属接骨螺钉断裂原因,为今后金属接骨螺钉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外科手术治疗骨折并行金属接骨板固定患者,患者术后1月出现金属接骨螺钉断裂失效情况,对此采取现代试验检测技术进行宏观观察、金属化学成分检测、硬度试验、显微组织观察及表面质量检测进行分析。结果螺钉断裂主因是由材质表面存在的裂纹,造成螺距根部应力集中爆发,使之出现较作用力后扩展表面裂纹,造成受力不均断裂。结论金属接骨螺钉断裂主因材质本身存在的不连续裂纹,在钢板连接接骨固定后,循环作用力因素影响,不断加剧裂纹扩张,造成金属螺纹钉发生疲劳性断裂。笔者结合光学金相显微镜技术及电子探针设备辅助对螺纹断口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螺钉断裂因素,为今后金属接骨螺钉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且处于早期的患者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早期股骨坏死的患者66例,分成治疗组与介入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94%,好于对照组63.64%。结论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实施经股骨头处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与自体松质骨植骨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时剑辉;刘振中;张宇;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罗红霉素治疗表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的鼻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95例表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的鼻咽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患者应用罗红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雷诺考特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红霉素治疗表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的鼻咽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某三甲医院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91例,按研究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及生化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钙、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提高(P<0.05),钾、磷、尿素、肌酐减低(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生化指标、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达到改善患者身心状况的目的。
作者:田喜梅;单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0.73%,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性,还可改善患儿的治疗预后。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检查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影响情况,寻找解决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的120例女性患者来分析,对照组患者取样时使用常规采集方式,观察组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对两组尿液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检出率是46%,红细胞检出率是90%,观察组的白细胞检出率是5.71%,红细胞检出率是28.57%,两组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检出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为0%,对照组为4%和2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会受到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影响出现假阳反应,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需要规范操作,提升样本质量,才能保证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8.5±8.4)mg/L,低于对照组的(67.2±14.3)mg/L,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C反应蛋白。
作者:翟海英;徐沿民;祝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通过对目前国外高校图书馆中的科学数据素养教学的手段进行实际的分析,探讨其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为我国的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参考资料。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主要是依靠通识教育、建立数据管理资源导航、进行学科专题数据素养教育等方法进行的。对于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而言,引入国外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梅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经皮封堵术的优势,进一步评价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58例患者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选取85例年龄≥6岁经胸封堵成功患者做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TTE筛查、术中TEE检查及引导下房间隔封堵器释放。所有患者于封堵后3天、1月、3月、6月随访TTE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ASD封堵成功率:经皮组为94%;4例封堵失败,改为经胸小切口封堵成功。经胸组为100%。当ASD后下缘≥6 mm时,经皮封堵成功率增加。所有成功封堵的患者无封堵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食管超声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ASD封堵指导方法。
作者:刘会若;赵文增;文冰;张瑞芳;滑少华;高珂;孙梦娇;尹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