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分析

刘智勇

关键词:老年急腹症患者, 手术麻醉, 分析探讨
摘要:目的: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麻醉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患者,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麻醉方法,之后对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36例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20例患者采用了气管内插管全麻,12例患者采用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终麻醉有效的有59例,麻醉一般有效的有8例,麻醉效果较差的有1例。结论面对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方法,应当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诊断学见习课教学体会

    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学科的入门,是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关系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3方面将见习课的一些教学体会作总结归纳。

    作者:谭小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结直肠外科专业硕士生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及医学专业的细化对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在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调整教学方式、制订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以“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教学,和构建分阶段、模块化结直肠外科微创手术技能培训,从建立临床诊疗思维和加强手术操作技能两方面对结直肠外科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临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试探索高水平结直肠外科专科医师后备人才的培养之路。

    作者:张银旭;刘晓梅;王巍;胡树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4例行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血液异常、放射性肺炎、皮炎、食管炎发生率均远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53.6±3.8)分,高于常规组(40.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放疗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一先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32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2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结果本组32例肾小管酸中毒患者中,院外误诊4例,肾功能不全者2例,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明显改善。结论遵医嘱对肾小管酸中毒患者行对症护理,并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可逐渐好转。

    作者:贾玲;冯弈楠;包红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同辅助治疗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按照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B组患者的心理评分(15.5±2.9)分、生理评分(17.2±3.3)分,均高于治疗A组患者(14.9±2.8)分,(13.1±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菲林和孕三烯酮均是有效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药物,但孕三烯酮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汪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究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8.5±8.4)mg/L,低于对照组的(67.2±14.3)mg/L,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C反应蛋白。

    作者:翟海英;徐沿民;祝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78例,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常规护理使用基础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7.43%,好于对照组56.42%。结论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于振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除此外增加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两组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哮喘症状临床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57.5%,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可以选择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临床中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且没有不良反应情况存在,安全性较高。

    作者:苗金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分析

    降钙素原(PCT)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人们所发现,发现于脓血症患者的血清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降钙素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判断中,与各种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于ICU病房、内科、外壳、急诊科、肿瘤科。

    作者:张原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仪征市2014~2015年登革热蚊媒密度应急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仪征市登革热蚊媒密度及分布情况,为登革热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农村地区和城区的不同环境,采取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进行监测。结果布雷图指数2年分别为2.27和16,诱蚊诱卵器指数为6,两种方法结果差异不大。农村地区布雷图指数明显高于城区,监测期间气温变化对结果也有较大影响。结论指数均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在登革热传播高危状态时应加强连续监测。

    作者:缪义香;马久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PICU高频震荡通气患儿的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PICU患儿在高频震荡通气中气道管理的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5月~2013年3月25例收治在PICU行高频震荡通气给予常规护理的患儿为对照组;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在PICU行高频震荡通气并给予相关护理策略的28例患儿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儿的PaO2、PaCO2变化及治愈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采集高频震荡通气后8~12 h、12~24 h、24~48 h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中PaO2、PaCO2变化,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治愈率88.9%;对照组死亡6例,放弃治疗2例,治愈率73.9%,有统计学差异。治愈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组为(7.8±2.6)d,对照组为(13.2±4.8)d,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高频震荡通气的PICU患儿采取相关的护理策略,能够有效改善氧合,提高治愈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郭洁;李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开放手术与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开放手术与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8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效果理想。

    作者:曹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74例,通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血钾浓度分为2组,即早期低血钾组(血钾浓度小于3.5 mmol/L)以及血钾正常组(血钾浓度在3.6~5.5 mmol/L),观察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当出现前降支血管病变时,易合并有低钾血症,还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其发生例数高于血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永利;张文斌;潘洪涛;王旭渤;赵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提高确诊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验资料包括常规检查资料、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验特点。结果31例患儿白细胞数目>10.0×109,39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0)×109,10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9;尿检发现8例患儿出现尿蛋白,19例患儿潜血阳性,其他患儿正常;痰液细菌培养,33例支原体阳性,21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6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10例阴沟肠杆菌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43.7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阳性率为54.69%,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比较,t=1.04,P>0.05。结论患儿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应该做全面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是否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帮助及时进行确诊后的治疗。

    作者:金宝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优于对照组76.09%(P<0.05)。结论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疗效理想。

    作者:尹鹏;李玉梅;李晓雯;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消化道出血小儿患者,随机分组,各27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3%,高于常规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牙髓病急症的诊断与处置

    目的:探讨牙髓病急症的诊断与处置方法。方法选取我口腔诊所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牙髓病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硝唑合剂)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3%,高于对照组78.6%,观察组疼痛评分(4.15±1.41)分,低于对照组(5.63±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髓病急症的临床诊疗当中,加强早期诊断,采用奥硝唑合剂和根管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处置牙髓病急症。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12月所接诊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52例作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CTA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ABI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中实验组ABI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CTA应用价值大。

    作者:詹志勇;王大维;张鹏;倪彩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经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实验组(小切口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住院日短,并发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治疗选择小切口手术,疗效佳。

    作者:徐丽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亲情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亲情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应用亲情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将患者当做亲人,将护士视为姐妹,以“家庭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患者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模式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与关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提升了护理任运的综合素质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立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