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金属接骨螺钉断裂原因分析

李涛

关键词:金属接骨螺钉, 断裂, 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一例金属接骨螺钉断裂原因,为今后金属接骨螺钉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外科手术治疗骨折并行金属接骨板固定患者,患者术后1月出现金属接骨螺钉断裂失效情况,对此采取现代试验检测技术进行宏观观察、金属化学成分检测、硬度试验、显微组织观察及表面质量检测进行分析。结果螺钉断裂主因是由材质表面存在的裂纹,造成螺距根部应力集中爆发,使之出现较作用力后扩展表面裂纹,造成受力不均断裂。结论金属接骨螺钉断裂主因材质本身存在的不连续裂纹,在钢板连接接骨固定后,循环作用力因素影响,不断加剧裂纹扩张,造成金属螺纹钉发生疲劳性断裂。笔者结合光学金相显微镜技术及电子探针设备辅助对螺纹断口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螺钉断裂因素,为今后金属接骨螺钉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目介绍

    一、继续教育实践以继续医学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探讨继续医学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交流继续医学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反映国内外继续医学教育动态。按不同的论文格式和内容分为论著、学术观点、经验交流、综述等子栏目。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七步教学法在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七步教学法在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七步教学法(提出问题并预习准备→观看录象并讨论→教师模拟示教→分组模拟或实体训练→学生相互考核→小结错漏点→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示教→学生模拟或实体训练→考核),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七步教学法进行规培生骨伤科临床操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并为临床操作考核的顺利通过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杨波;余桦;张东辉;郑璐;黄海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给予开腹手术,研究组(65)给予腹腔镜微创治疗,对两组免疫水平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3天CD 4、CD 8、CD 4/CD 8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肝硬化并胆囊结石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褚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分析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期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96.4%,高于延期手术组81.3%(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源性急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综合治疗措施,选择恰当手术时机与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樊启源;赵世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特点,为提高确诊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验资料包括常规检查资料、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验特点。结果31例患儿白细胞数目>10.0×109,39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0)×109,10例患儿白细胞数目<4.0×109;尿检发现8例患儿出现尿蛋白,19例患儿潜血阳性,其他患儿正常;痰液细菌培养,33例支原体阳性,21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6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10例阴沟肠杆菌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43.7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阳性率为54.69%,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比较,t=1.04,P>0.05。结论患儿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应该做全面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是否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帮助及时进行确诊后的治疗。

    作者:金宝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24 h心率变化(65.3±2.8)次/min,优于对照组的72.22%,(52.6±2.5)次/min(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效果理想。

    作者:李玉梅;尹鹏;王璐;刘浩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手术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恢复期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的9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麻的临床效果,分成两组,均有45例,术后第1天和第7天对患者的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全麻组要高(6.3±1.1分vs.3.5±1.2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要低(1.1%vs.2.3%),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对患者恢复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硬膜外麻醉的影响要比全麻小,临床中推介选择硬膜外麻醉。

    作者:倪孝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Mini-CEX的探析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测评(Mini-CEX)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对75名中医内科实习学生应用Mini-CEX测评,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此种测评方法的满意度达90.67%。结论 Mini-CEX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妲男;郑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在改善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改善骨折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抽选骨折患者9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程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40.1±2.8)分、SDS(41.3±3.2)分、护理工作质量得分(135.2±3.7)分;对照组依次为(56.2±3.1)分、(49.5±4.4)分、(110.2±14.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骨折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吴淑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经皮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估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经皮封堵术的优势,进一步评价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58例患者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选取85例年龄≥6岁经胸封堵成功患者做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TTE筛查、术中TEE检查及引导下房间隔封堵器释放。所有患者于封堵后3天、1月、3月、6月随访TTE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ASD封堵成功率:经皮组为94%;4例封堵失败,改为经胸小切口封堵成功。经胸组为100%。当ASD后下缘≥6 mm时,经皮封堵成功率增加。所有成功封堵的患者无封堵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食管超声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ASD封堵指导方法。

    作者:刘会若;赵文增;文冰;张瑞芳;滑少华;高珂;孙梦娇;尹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上半年,对照组、干预组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毕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盆腔脓肿患者5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双双;黄伟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对照组采取常温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7.1%,对照组的脑血管痉挛率为31.2%。结论对于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减少脑内水肿的情况,改善预后。

    作者:刘金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胆肠吻合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复杂肝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杂肝胆管结石80例,均为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采用胆肠吻合术联合肝叶切除治疗,回顾临床预后。结果手术结束后,5例经T管造影有残留结石,其中经T管窦道用胆管镜取出3例,未取净2例,残石率为2.5%;胆瘘3例,隔下感染1例。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病例,采用胆肠吻合术与肝叶切除联合治疗,注意把握恰当的手术时机,在胆管炎症较重时先行胆管引流,将肝内外胆管结成解除,做好空肠吻合,可改善预后,保障手术质量。

    作者:张景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26例。西咪替丁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西咪替丁片治疗,奥美拉唑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西咪替丁组临床总有效率69.2%,低于奥美拉唑组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咪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高于奥美拉唑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可提高其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尘肺并发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究尘肺并发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尘肺并发CDPD的患者,任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吸氧、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实验组为96.6%,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尘肺并发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使用抗生素以及其他的药物辅助,能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杨冠英;王春兰;王亚慧;刘英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血管疾病患者,探讨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深圳理邦经颅多普勒超声对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颞窗、枕窗、眶窗3个检查部位记录血流速度,脉动参数,分析频谱形态变化。结果50例患者通过TCD检查发现20例短暂性脑血管缺血,1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例缺血性脑卒中,8例血管性头痛。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采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及早发现颅内血管病变并及时为治疗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对早期干预减少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治疗,实验组给予利福喷丁。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与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3.9%、3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丁较利福平治疗肺结核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任淑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盆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并讨论骨盆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医的骨盆损伤患者22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2例盆骨损伤患者经过我院规范优质的护理,无继发性的移位骨折症状,无腹部与会阴部伤口感染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经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作者:刘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某三甲医院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91例,按研究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及生化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钙、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提高(P<0.05),钾、磷、尿素、肌酐减低(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新农合腹膜透析患者生化指标、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达到改善患者身心状况的目的。

    作者:田喜梅;单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