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于瑞双

关键词:细菌感染, 血清PCT水平, 预后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细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局部感染组(23例)与重症感染组(19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CT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各组血清PCT水平。结果局部感染组PCT水平为(2.13±0.27)ng/ml,重症感染组PCT水平为(11.67±7.49)ng/ml,对照组PCT水平为(0.33±0.24)ng/ml。局部感染组、重症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重症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在高龄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在高龄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高龄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行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62%,对照组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危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采用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阻滞,可取得较好麻醉效果。

    作者:曹志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牙体牙髓病行一次性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的有效性对比

    目的:研究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分别使用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行一次性治疗的患者与其余42例行多次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进行一次性治疗的患者日后随访满意度优于行多次根管治疗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多次根管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一次性和多次根管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均具有治疗良好的效果,但是相比于治疗总有效率,一次性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米海尔古丽·克力木;阿依古丽·阿合买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用于呼吸系统感染后咳嗽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后咳嗽(PIC)的疗效。方法选取PIC患者82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对照组(n=41)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n=41)加用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替芬与盐酸丙卡特罗治疗PIC疗效优良。

    作者:杨江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于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目标教学的运用

    诊断学在医学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对于诊断学的教学而言不仅要重视理论上的传授,还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本文提出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要在课前制订出科学的目标计划,以目标计划为基础开展示范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强化对学生的辅导,利用先进科技设施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杨雅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自主神经病变及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神经肌电图情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糖尿病和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情况。方法根据我院1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H反射和SSR异常发生率较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异常几率越高。结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通过检测胫神经H反射来进行判断,SSR异常是重要指标,结合神经肌电图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判断。

    作者:王鲲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的情况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流产手术前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48例人工流产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来进行研究,观察组使用500 mg/d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照组使用200 mg/d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为,对照组54.67%,观察组83.33%,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症状3天内缓解,对照组有8例3天后缓解,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00 mg/d的克霉唑阴道片剂量能够有效治疗人工流产术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安全性高,结合适当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王界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对比

    目的:探究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研究组予以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予以异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结果两组术后1 h MMSE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MMSE评分较术后1 h均上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异氟醚均会对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影响,但七氟醚影响较小。

    作者:刘新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自拟健肾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自拟健肾汤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对照组采用标准的激素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自拟健肾汤。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86.7%;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3.3%;对照组治愈率80%;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10%。结论自拟健肾汤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张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及血清S 100β蛋白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血清S 100β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血清S 100β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变,但丙泊酚组两个指标变化水平优于七氟烷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会对高龄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丙泊酚相比于七氟烷对患者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鲍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50例。对照组接受内镜粘膜剥离术,治疗组使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成功率100%,对照组并发症几率10%。结论早期胃癌患者接受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术期较短,出血量较少,恢复速度快。

    作者:李雪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的探讨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6例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患者作为联合组,同时选取采用单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特异度、敏感度、粗符合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时其特异度、敏感度、粗符合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明显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吕新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治疗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00例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体重控制、激素水平、月经以及卵巢体积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方法的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华利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5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36.1±6.2)分、SDS(36.1±4.1)分,均低于常规组SAS(47.2±4.1)分、SDS(47.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闫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急性治疗,评价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效果。结果为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后发现,患者的治愈42例(49.41%),恢复39例(45.88%),无效4例(4.71%),总有效率为81例(95.29%)。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葛鑫;申育琳;高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对接受鼻内镜下手术的鼻窦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其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4月接收并治疗的27例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方式,通过观察和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路径下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手段,能够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田丽杰;徐兵;管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护理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8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急救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急救护理。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2.34%(68/94),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74%(90/94)。结论针对性急救护理能够使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有提高治疗依从性作用。

    作者:王璐;林春丹;王新宇;刘浩男;杨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辛伐他汀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治疗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心律失常5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分组。治疗应用美托洛尔者25例为对照组;辛伐他汀者25例为研究组,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研究组室性及房性期前收缩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作用显著,疗效佳。

    作者:刘春英;魏汝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胆道系统疾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胆道系统疾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40例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病情进展,进行对症护理。

    作者:王琳娜;谭天瑜;贾秋菊;赵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环乳晕切口和传统放射状切口在乳腺纤维瘤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对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并加以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环乳晕切口术治疗,后者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8.78%,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纤维瘤,环乳晕切口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放射状切口。

    作者:牛泉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盆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并讨论骨盆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医的骨盆损伤患者22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2例盆骨损伤患者经过我院规范优质的护理,无继发性的移位骨折症状,无腹部与会阴部伤口感染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经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作者:刘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