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行CPM 机训练,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相关。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丽;姜桂清;杨秀芹;张雪玲;张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将所有患儿依照年龄分为不同年龄组,对比不同年龄组患儿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各年龄组之间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发现,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康复护理干预效果逐渐降低,<3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3~6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8%;>6~12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1%;>12个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7.0%,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采用家庭康复干预和综合性康复治疗等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身体各项机能恢复,有效提高患儿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开放手术与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8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效果理想。
作者:曹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降钙素原(PCT)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人们所发现,发现于脓血症患者的血清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降钙素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判断中,与各种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于ICU病房、内科、外壳、急诊科、肿瘤科。
作者:张原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麻醉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患者,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麻醉方法,之后对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36例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20例患者采用了气管内插管全麻,12例患者采用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终麻醉有效的有59例,麻醉一般有效的有8例,麻醉效果较差的有1例。结论面对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方法,应当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ER、PR、CerbB-2、p 53、Ki 67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我院60例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p 53、Ki 67阳性率,并分析年龄、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ER、PR、CerbB-2、p 53、Ki 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46.67%、56.67%、50.00%、73.33%;41-60岁患者PR、CerbB-2、Ki 67阳性诊断率较高,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Ki 67较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论 ER、PR、CerbB-2、p 53、Ki 67均为乳腺癌的有效观察指标,且各指标存在一定联系,联合检测有利于准确诊断及病情评价。
作者:张新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且处于早期的患者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早期股骨坏死的患者66例,分成治疗组与介入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94%,好于对照组63.64%。结论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实施经股骨头处转子髓芯股骨头扩大减压与自体松质骨植骨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时剑辉;刘振中;张宇;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开展免疫检验的患者76例,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进行分组。38例为常规检验,设对照组;38例接受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设观察组,组间对比VIS。结果观察组VIS更低,结果质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有显著作用。
作者:赵强;宋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课在《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级二本护理系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老师在讲授的同时,学生参与微课的制作、运用及练习;对照组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在课堂注意力、课后主动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考核成绩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运用于《成人护理学》实验课中可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是90后护理学生对信息获取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郭大芬;陈燕;曾莉;张庆;陈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00例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体重控制、激素水平、月经以及卵巢体积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方法的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华利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亲情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应用亲情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将患者当做亲人,将护士视为姐妹,以“家庭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患者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模式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与关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提升了护理任运的综合素质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王立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进行血液透析5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7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统计两组患者透析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液透析β2-MG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常规组患者β2-MG(24.3±2.2)mg/L、hs-CRP(10.7±2.6)mg/L均高于观察组β2-MG(18.2±2.5)mg/L、hs-CRP(8.3±1.4)mg/L,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β2-MG与hs-CRP的清除效果更佳。
作者:曲矿云;杨雅丽;樊英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血管疾病患者,探讨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深圳理邦经颅多普勒超声对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颞窗、枕窗、眶窗3个检查部位记录血流速度,脉动参数,分析频谱形态变化。结果50例患者通过TCD检查发现20例短暂性脑血管缺血,1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例缺血性脑卒中,8例血管性头痛。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采用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及早发现颅内血管病变并及时为治疗提供客观的血流动力学依据,对早期干预减少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5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36.1±6.2)分、SDS(36.1±4.1)分,均低于常规组SAS(47.2±4.1)分、SDS(47.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闫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救的110例危急患者为对象,对照组采用实传统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6%,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为22%,观察组的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缩短发病至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接受宫腔镜治疗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使用宫腔镜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中的hs-CRP、IL、TNF、SOD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56.7%,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可以选择宫腔镜治疗,对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治疗效果突出。
作者:柏轩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挑选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心理照顾与全面的吞咽功能练习,给予合理饮食指导;纳入同期行常规护理的7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治疗与康复练习后,运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困难程度,观察组41例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8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让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业实习生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了解护理实习生的压力总体水平和主要压力源,探讨积极应对实习压力的措施,缓解护理实习生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方法采用心理压力源量表和问卷调查,对160例男、女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32.84%的护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压力,其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自身知识和能力、护理工作过于辛劳、收入与付出不匹配、护理职业的高风险等方面。在压力应对方面,护生大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采用多的是运动、寻求支持倾诉内心烦恼等方式。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面临多种心理压力源,护理教育者应采取正确引导,巩固专业思想、给予心理支持等方法减轻其压力。
作者:金瑞阳;欧伟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全程营养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全程营养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lb、BMI及PG-SGA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lb、BMI及PG-SG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应用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耐受力。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PBL和教学法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新理念,将上述两种教学模式引入实验教学中,探讨对不同专业或学制学生采用不同实验教学模式,培养新型的医学专业人才的方法。
作者:王群;杨莹;周新文;叶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