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张新阁

关键词:免疫组化指标, 乳腺癌, 预后
摘要:目的:研究ER、PR、CerbB-2、p 53、Ki 67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我院60例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p 53、Ki 67阳性率,并分析年龄、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ER、PR、CerbB-2、p 53、Ki 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46.67%、56.67%、50.00%、73.33%;41-60岁患者PR、CerbB-2、Ki 67阳性诊断率较高,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Ki 67较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论 ER、PR、CerbB-2、p 53、Ki 67均为乳腺癌的有效观察指标,且各指标存在一定联系,联合检测有利于准确诊断及病情评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0.73%,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性,还可改善患儿的治疗预后。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行为指导,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2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臧建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8例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内固定法,观察组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效果理想。

    作者:赵钢;林佳声;尹擘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康柏西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78例(78只眼)确诊为DM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39只眼)。治疗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芪明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视力恢复情况,黄斑水肿恢复情况,黄斑水肿的复发时间及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高于对照组71.79%,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患者(2只眼)在治疗3个月后水肿复发,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出现5例患者(5只眼)水肿复发。治疗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促进黄斑水肿恢复,延长复发时间,降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

    作者:王家良;金学民;栗小丽;姚宁;李铮;王彩霞;高笑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对比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ICU机械通气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7 d后,对比两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与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营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8/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ICU机械通气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韩永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优质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依从性良好人数49例显著多于常规组的30例,护理满意率90.9%,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临床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确诊肺炎合并心衰的82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用循证护理,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憋喘缓解、体温恢复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及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更少,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符洁;倪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对比

    目的:探究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56例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研究组予以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予以异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结果两组术后1 h MMSE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MMSE评分较术后1 h均上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异氟醚均会对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影响,但七氟醚影响较小。

    作者:刘新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细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局部感染组(23例)与重症感染组(19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PCT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各组血清PCT水平。结果局部感染组PCT水平为(2.13±0.27)ng/ml,重症感染组PCT水平为(11.67±7.49)ng/ml,对照组PCT水平为(0.33±0.24)ng/ml。局部感染组、重症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重症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于瑞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模式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模式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7例共204个甲状腺结节进行术前超声探测,检查是否发生钙化。结果204个甲状腺结节中有75个结节发生钙化,占36.8%,发生钙化的结节中有44个结节被组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占58.7%。在钙化结节中伴微钙化14个、伴粗钙化21个、伴周边钙化6个、周围无甲状腺结节的孤立钙化斑2个被确诊为甲状腺癌。结论钙化是甲状腺癌诊断的重要指标,通过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26例。西咪替丁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西咪替丁片治疗,奥美拉唑组予以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西咪替丁组临床总有效率69.2%,低于奥美拉唑组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咪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高于奥美拉唑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抗生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可提高其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程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6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行CPM 机训练,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相关。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丽;姜桂清;杨秀芹;张雪玲;张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24 h心率变化(65.3±2.8)次/min,优于对照组的72.22%,(52.6±2.5)次/min(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效果理想。

    作者:李玉梅;尹鹏;王璐;刘浩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后高阶像差(HOA)的特征性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12月收治的120例236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其中行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37例73眼(A组),行FS-LASIK(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40例78眼(B组)B组,行FLEx(全飞秒激光FLEx)43例85眼(C组),对比三组手术前后1mo的角膜HOA。结果手术前后三组HO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后HOA均明显增加,而FLEx术因切口影响,未表现出明显优势。

    作者:聂新钢;黄琰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急腹症使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选取了84例急腹症妇科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2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镇痛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62.4±12.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37.2±8.5)ml、平均住院时间(4.6±1.3)d,对照组以上数据为(90.4±24.3)min,(73.5±14.7) ml,(8.7±2.3)d,对照组共有3例术后使用镇痛剂,对照组共有31例,两组研究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急腹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术后恢复快,对抢救和术后恢复的帮助较大。

    作者:闫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在肺动脉瓣狭窄诊断中的使用方法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在诊断时使用超声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3例肺动脉瓣狭窄,对其使用超声时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3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均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将超声进行结合运用,可提升诊断时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准确率高,是对肺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调整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云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究醒脑静对老年肺炎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8.5±8.4)mg/L,低于对照组的(67.2±14.3)mg/L,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C反应蛋白。

    作者:翟海英;徐沿民;祝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经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实验组(小切口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住院日短,并发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治疗选择小切口手术,疗效佳。

    作者:徐丽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中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3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患者及时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76%。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加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心肌梗死的并发率和病死率,提高身体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林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5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31例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6例患儿的病情好转,只有3例患儿临床治疗无效。结论了解、掌握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原因,能够有效的推动佳临床治疗方式的选取。

    作者:王瑞丽;李磊;王保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