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组于常规治疗同时采取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6.00%(P <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徐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使用电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现行 ICD.10F0.64器质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临床上60例卒中后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0例,针刺电针治疗并配合口服帕罗西汀;药物组30例,仅单纯口服帕罗西汀。应用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 指数(BI)评价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结果针药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70%(P <0.05)。针药组 HAMA、SAS、BI 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卒中后焦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丽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尿激酶)与观察组(阿替普酶),每组各26例。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动脉收缩压、肺动脉收缩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能够有效改善肺动脉收缩压,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高宏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取甲羟孕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炔诺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羟孕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效果较优,不良反应较少,可迅速止血,缓解病情。
作者:吴志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的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效率为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方法在改善老年患者的肺部功能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针灸结合蠲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医治的1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55例)与研究组(67例),前者予针灸治疗,后者予针灸结合蠲痹汤治疗,观察两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评分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复发率7.46%比对照组低23.64%(P<0.05)。结论针灸结合蠲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显著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靳翔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运用 PDCA 循环管理,提高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安全率。方法观察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住院患者120例,针对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运用 PDCA 循环管理,通过流程实施、综合干预和团队合作,减少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安全率,消除护理安全缺陷,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论运用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减少住院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国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期肺功能与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收集确诊为慢阻肺的患者53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 IL-2、TNF-α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IL-2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其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EV1/FVC 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病人实施对症和抗感染治疗,能够改善病人肺功能,调节肺内细胞因子的比例。
作者:徐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普外科临床中关于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综合探讨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未见有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12.63±4.24)d,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1.49%(43例)。结论对于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应该根据术前、术中、术后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高效的护理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翠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修复牙列方法的价值。方法本院接收的牙列缺隙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例为观察组(患牙共18颗),另外15例为对照组(患牙17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对照组使用常规修复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6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效果显著,可以适当推广。
作者:李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在骨折中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观察其临床价值。结果于110例骨折患者中,包括四肢骨折、肋骨骨折与颌面骨折等;二、三维重建能够直观显示患者骨折状况,且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旋转与脱位现象。结论在骨折中应用64排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高,有利于直观显示患者骨折具体状况,能够为骨折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袁振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功能和血脂血清指标水平在脂肪肝临床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根据2013年6~12月我院的54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肝功能和血清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 HDL-C为(1.22±0.84)mmol/L、LDL-C 为(3.27±0.23)mmol/L,对照组为(1.23±0.85)mmol/L、(3.14±0.35)mmol/L,两组的 HDL-C、LDL-C 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的 TG、TC、ALT、AST 水平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病受到肝功能和血脂异常的推动,对患者进行肝功能和血气指标检查可以为诊断提供参考,对病情分析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是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自身经验,就并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导师理念的更新、临床技能与科研的关系、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生活补贴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初步探索如何提高并轨培养的质量,完善我国的医学继续教育系统。
作者:陆宏伟;张亚飞;尚皓;黄晶晶;黎一鸣;吉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包括观点、方法等)的来源,不可从别人的论文中转抄过来。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5年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综述20条左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医学论文内容千差万别,但写作有一定模式,一篇完整的医学论文的主体项目应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由此起才进入论文正文);(6)材料和方法(或改为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宜超过5000字。多年来中外文期刊对论著文章的结构已形成了通用模式,正文内容主要由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和(and)讨论(Discussion)等部分组成,英文简称为 IMRAD。此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其具体情况改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95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和单纯牙周治疗,观察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松动度(MD),统计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GI、PLI、PPD、SBI 和 MD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1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9%)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 <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刘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效果理想。
作者:李利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569例尿常规检查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不合格患者74例。对患者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归纳,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因为采集前准备工作不足而受到影响,43例因为标本采集受到影响,13例因为标本检验受到影响,8例因为保存和分析影响了结果。标本的采集因素是影响检查结果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查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前期准备、采集、保存、分析、检验等,采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提升检验质量,应该做好标本采集工作。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彩超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价值。方法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结果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彩超检查过程中发现子宫内膜疾病的情况大致如下:子宫内膜炎39例,子宫内膜息肉319例,宫腔粘连35例,子宫内膜单纯增生29例,子宫内膜结核1例,宫腔积血10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 1例。结论彩超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内膜疾病,并做出正确诊断,彩超检查便捷,无创伤、无伤害,价格低廉,患者不论从经济上还是检查方法上都便于接受,治疗后复查也方便,前后对照资料丰富。所以在临床上彩超在诊断内膜疾病上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