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一期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86例体会

罗汉武

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周围脓肿,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一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一期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一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作者署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比较

    目的:比较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内科收治的18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根据患者的头痛类型分为偏头痛组和紧张头痛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情况与焦虑抑郁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可有效控制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王兆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个性化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1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病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FVC、FEV1和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具有满意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可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戴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急诊预检分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3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51例急诊患者分组依据为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采取护理措施的不同;观察组:分诊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分诊过程中实施传统护理;通过对比护理工作满意度以突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在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有效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显著,可以确保医院的形象良好,终显著提高医院急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盖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98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VP组与PKP组,观察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PVP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PK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而PKP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PVP组(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及腰腿疼痛发生率高于PKP组(P<0.05)。结论采用PVP与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患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PVP组较PKP组住院天数及费用更低,而疼痛缓解效力不及PK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PKP组。

    作者:邢伟;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就诊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单纯组单纯用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联合组给予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对比单纯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KPS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联合组对比单纯组KP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全身化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武铁军;周亮;元博;穆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100例消化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初步探讨

    目的:针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产生感染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为有效防控患者产生感染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有关资料,采用分析比较方法探讨产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产生医院感染症状,感染率为10%。其中4例患者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0%;病原菌共分离出18株,其中13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2.1%;2株为革兰阳性杆菌,占11.1%;1株为真菌,占5.6%;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感染各有1株,分别占5.6%。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患有糖尿病、机械插管等都是产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产生感染的比例较高,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患有糖尿病、机械插管等都是产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对预防控制呼吸道疾病提高重视程度,抗菌药物的应用应正确合理,才能降低感染率。

    作者:张继晔;孙秀芝;汪宁宁;苏加强;牟文玲;刘喜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的196例需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观察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除乳晕以外的切口手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灶的完全切除率、患者及家属对术后美观程度的满意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病灶完全切除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病灶切除率高,术后美观程度好,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

    作者:邹华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均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添加活血通络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6%)与对照组(7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94.4%)与对照组(81.5%)相比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张璞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胸腔少量积液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少量积液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60例胸腔积液患者,经检查分析引发胸腔积液原因,且给予合理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效率明显,治愈率87.2%。结论经超声诊断后对胸腔少量积液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手术护理的配合研究

    目的:研究对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手术护理和配合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胆囊疾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胆囊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丁卫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用于Ⅲ期压疮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用于Ⅲ期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长期卧床且存在Ⅲ期压疮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50例,给予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外敷;对照组50例,给予0.5%硝酸银湿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创面渗出物减少时间、肉芽组织生成时间、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d、(11.8±4.3) d、94%,对照组则分别为(13.5±3.5)d、(15.5±4.9)d、54%,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Ⅲ期压疮中应用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新;李又娟;张双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医院病案质量监控统计分析的初步探讨

    目的:医院病案质量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卫生统计学理论及方法初步探讨其应用于医院病案质量监控工作中的方法。方法针对医院病案资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评价医院病案质量的指标体系,对比法、排序法、重组法、作图法及分布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分析方法。结果合理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与规范化表达方式相配合,能够使病案质量实际情况得到良好展示。结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监控病案质量对于病案质量控制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董艳红;汪宁宁;赵莉;季宏波;冯梦瑶;陈秀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药方剂醒脑救神汤对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析中药方剂醒脑救神汤在高血压脑出血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脑出血并采取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的患者,分常规治疗(对照组)与中药方剂醒脑救神汤治疗(实验组)两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CCSS)、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评分(SSS)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CS评分与S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实验组的两组评分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前给予中药方剂醒脑救神汤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心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的43例诊断不明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良性病变,1例结肠癌肺转移,均于电视胸腔镜下采取肺楔形切除术;26例原发性肺癌,术中明确病理诊断后,其中21例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治中,电视胸腔镜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殷德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门诊药房中自动化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自动化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在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日益显著,其对医院药房管理具有明显的影响。本次研究应用自动化药房管理信息系统MIS 9,结合医院门诊药房的实际工作流程对系统进行优化,实现药房管理自动化。自动化药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药房的有效管理,改变了发药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解决了药房管理中的实际工作问题,提高了药房管理水平。本文旨在对其建设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陈捷慧;张来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选题的基本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停止使用其他类型的抗青光眼药物1周,观察组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患眼1滴;对照组应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分别在早、晚8:00点各给药1次,患眼每次1滴。结果两组患者眼压基线水平昼夜眼压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6月后观察组昼夜眼压差(4.09±0.75)mm Hg、(3.87±0.68)mm Hg,低于对照组的(4.92±0.97)mm Hg、(4.76±0.89) mm Hg(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35.29%与观察组2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有价值的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

    作者:杜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例(20.45%)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增厚,59例(67.05%)形成斑块,11例(12.5%)颈静脉无明显变化,总检出率为87.5%;斑块:扁平斑26例(29.55%)、软斑19(21.59%)及硬斑14例(15.91%);29例(32.95%)为颈总动脉分叉斑块,17例(19.32%)为颈内动脉起始斑块,13例(14.77%)为其它部位的斑块;管腔狭窄:轻度为28例(31.82%),重度31例(35.23%)。结论颈部超声检查可明确的显示颈部斑块的大小、形状等情况,还可将颈部板块的检出率有效提高,如来院的患者中年龄为中年及以上,可对其进行颈部超声检查。

    作者:乔文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