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锋
目的:探讨预见性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150例待产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待产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术中采取预见性风险评估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剖宫产术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几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几率为6.67%,对照组为12.0%,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率分别是94.67%、93.33%,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率分别是81.33%、76.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顾红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患者均进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结果22例闭合性伤口,5例伤口感染,冲洗后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伤口愈合为甲级,10周后断端骨性愈合。1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出现3例感染,清创后伤口愈合为甲级,8周后骨折端愈合,1例胫前肌腱断裂并发症。结论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能够有效治疗治疗四肢骨折,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松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医院病案质量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卫生统计学理论及方法初步探讨其应用于医院病案质量监控工作中的方法。方法针对医院病案资料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评价医院病案质量的指标体系,对比法、排序法、重组法、作图法及分布法等都是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分析方法。结果合理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与规范化表达方式相配合,能够使病案质量实际情况得到良好展示。结论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监控病案质量对于病案质量控制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董艳红;汪宁宁;赵莉;季宏波;冯梦瑶;陈秀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准分子激光与他克莫司用于剥脱性唇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剥脱性唇炎患者5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普通药物治疗,实验组采取准分子激光与他克莫司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为88%,高于对照组的44%,P<0.05,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剥脱性唇炎患者实施准分子激光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瑞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相对于传统肾上腺切除术在临床疗效上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50例肾上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和传统肾上腺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将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腹腔镜组均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的优势,适合在有腹腔镜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祝培;阮建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r-AFS分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2例EMT合并不孕症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r-AFS分期,并分析术后妊娠情况。结果402例患者有235例成功妊娠,妊娠率为58.46%,术后第1年妊娠率为40.55%,第2年妊娠率为17.91%。AFS分期Ⅰ期113例,妊娠79例,妊娠率为69.91%;Ⅱ期106例,妊娠73例,妊娠率为68.87%;Ⅲ期102例,妊娠53例,妊娠率为51.96%;Ⅳ期81例,妊娠30例,妊娠率为37.04%。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越高其术后妊娠率越低。
作者:张新丽;李玉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术(PCI)进行治疗时,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给予PCI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术的同时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比2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慢复流、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冠脉内使用替罗非班,可促进近期疗效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李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TAS)联合经会阴超声(TP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晚孕期产妇分别实施单纯TAS检查与TAS+TPS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单纯TAS检出率为100.0%,高于TAS+TPS的75.0%(P<0.05)。结论晚孕期产妇前置胎盘诊断中经腹壁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秋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TXL+Xeloda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用药疗效,评估患者用药毒副反应。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2.78%),部分缓解37例(51.39%),稳定30例(41.67%),进展3例(4.17%),有效率54.17%(39/72)。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以中轻度居多,后经临床干预均好转,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以TXL+Xeloda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有助于疾病控制,耐受性良好,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周纪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3例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导致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比硬膜外麻醉导致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长。
作者:温泉;颜成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以VAS评定患者疼痛情况,以SF-36评定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和SF-36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综合疼痛护理能有效减轻疾病所致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鼻内镜)与对照组(单纯鼻内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1年,研究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检测MMP-2、CXCR 4和B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征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10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2、CXCR 4和BMP-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MMP-2、CXCR 4和BMP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分别与CXCR 4、BMP-2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2、CXCR 4和BMP-2共同参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评估乳腺癌的转移情况。
作者:陈艳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探讨BAEP检测在诊断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颅神经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0例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5例非糖尿病的健康人群(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耳部症状问卷调查和BAEP检测。结果16.67%的1型糖尿病患者有耳鸣、听力下降耳部症状,对照组中均无耳部症状;30%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BAEP异常,既有外周性损害,又有中枢性损害不同表现,且以外周性损害居多。结论 BAEP检测对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颅神经和脑干受损早期及亚临床损害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丽娟;雷蕾;马荣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儿童的围手术期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使用Ilizarov架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例的临床特点,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我院共使用Ilizarov架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12例,通过治疗与护理,无一例患儿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实施Ilizarov技术治疗,并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医生与患者双方满意。
作者:雷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0月的196例需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观察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除乳晕以外的切口手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灶的完全切除率、患者及家属对术后美观程度的满意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病灶完全切除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病灶切除率高,术后美观程度好,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
作者:邹华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78例。常规组服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治疗组注射兰索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4%,高于常规组有效率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人数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流血患者运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杨雅阁;陈清亮;王静;李鸿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类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1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浆膜下子宫肌瘤20例,肌壁间肌瘤122例,术中共剔除肌瘤134例。结论剖宫产术中发现浆膜下子宫肌瘤尽可能剔除;黏膜下子宫肌瘤尽量剔除;肌壁间肌瘤中瘤体直径≥12 cm的深肌层肌瘤,不适宜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
作者:付泽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