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达文;李鑫明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方法及相关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内于我院治疗偏头痛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治疗组25例,采用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治疗2~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80.0%,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追踪回访,未发现复发者。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是一种高效,副作用小,费用更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瑞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恢复快,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张国柱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在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救治中,临床急救与护理的具体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张力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临床急救与护理,对患者接受临床急救与护理之后的存活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收治的4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其余46例患者接受急救与护理病情痊愈出院,患者的存活率达到95.8%。结论在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救治中,临床急救与护理十分必要,医护人员需要选择科学方法,以此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对烧伤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举措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4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举措,实验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性护理举措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意义统计学。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由于烧伤所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进一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障碍,可广泛应用于由烧伤引起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作者:陈真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析右美托咪定减轻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9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拔管前,观察组患者的RS和OAAS情况对对照组相比(P<0.05),不同时间点RSS情况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的应用,能使全麻者的苏醒躁动状况得到改善。
作者:李志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停止使用其他类型的抗青光眼药物1周,观察组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1次,每次患眼1滴;对照组应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分别在早、晚8:00点各给药1次,患眼每次1滴。结果两组患者眼压基线水平昼夜眼压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6月后观察组昼夜眼压差(4.09±0.75)mm Hg、(3.87±0.68)mm Hg,低于对照组的(4.92±0.97)mm Hg、(4.76±0.89) mm Hg(P<0.05),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35.29%与观察组29.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有价值的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
作者:杜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应用经蝶垂体瘤手术治疗的158例垂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垂体瘤手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鼻内镜)与对照组(单纯鼻内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1年,研究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中药+西药)治疗模式130例,B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模式130例。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中药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成效更为明显。
作者:石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0例,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语言障碍、行为障碍、思维障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精神症状较多,发病年龄也多为低龄,发病急,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相对较轻。
作者:刘琳琳;王东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r-AFS分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2例EMT合并不孕症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r-AFS分期,并分析术后妊娠情况。结果402例患者有235例成功妊娠,妊娠率为58.46%,术后第1年妊娠率为40.55%,第2年妊娠率为17.91%。AFS分期Ⅰ期113例,妊娠79例,妊娠率为69.91%;Ⅱ期106例,妊娠73例,妊娠率为68.87%;Ⅲ期102例,妊娠53例,妊娠率为51.96%;Ⅳ期81例,妊娠30例,妊娠率为37.04%。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越高其术后妊娠率越低。
作者:张新丽;李玉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78例。常规组服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治疗组注射兰索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4%,高于常规组有效率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人数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流血患者运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杨雅阁;陈清亮;王静;李鸿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内科收治的18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根据患者的头痛类型分为偏头痛组和紧张头痛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情况与焦虑抑郁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可有效控制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王兆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辅助应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心病呼吸功能。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儿童的围手术期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使用Ilizarov架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例的临床特点,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我院共使用Ilizarov架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12例,通过治疗与护理,无一例患儿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实施Ilizarov技术治疗,并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医生与患者双方满意。
作者:雷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选取32例神经外科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感染的情况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32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7%;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31.25%。排列前3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预防性应用头孢菌素较多,经验用药中应用糖肽较多;目标用药应用糖肽较多。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中目标用药和经验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秋锋 刊期: 2016年第23期